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8篇
  免费   220篇
公路运输   1295篇
综合类   1200篇
水路运输   1057篇
铁路运输   691篇
综合运输   11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独柱支承直线连续箱梁桥的动力特性与普通双支承连续箱梁相比发生一定改变,而桥梁结构动力特性与活载冲击系数、桥梁抗震性能有着紧密联系。通过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独柱支承直线连续箱梁桥和普通支承连续箱梁桥的动力特性差异及其对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独柱支承连续箱梁桥冲击系数和地震反应仍可按规范和目前工程常规做法进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无向连通网络核和核度的计算方法,探讨有向连通网络核和核度的计算.并且提出动态流网络系统动态核的概念,阐述动态核应用所具有的广泛性.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系统为典型的有向连通动态流网络系统,它的动态核和核度的计算具有代表性.最后,本文给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系统动态核和核度的计算算法,可以将其用于解决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核心交叉口计算问题,由此可以用于监控道路交通的拥挤和阻塞.  相似文献   
993.
在混三五百分位女性假人颈部标定试验中,由于其颈部直径较小,使得转角传感器的质量对头颈部整体的质心偏扭作用增大,从而影响了假人颈部转角的测量精度。采用在转角测量传感器相对侧增加平衡块装置的方法,以平衡颈部偏扭作用的影响,并结合高速摄像运动分析,对比了施加平衡块前后得到的转角测量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改善了头颈部的偏扭作用,提高了颈部转角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94.
应用Adams/Car软件,建立了带有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轻型载货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然后,应用道路试验数据,确定出不同工况下的助力特性曲线和对应的速度感应系数,制作成相应的MAP图,在Adams/Car软件环境中,采用DCF文件控制仿真的方法,重现试验工况。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可达到期望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5.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超 《公路》2008,(1):134-140
对一种Superpave级配沥青混合料不同空隙率的试样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加载频率条件下动态模量试验,分析了混合料动态模量随体积参数、加载条件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我国的路面设计模量动态参数的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阳伟  刘云全  王连广 《公路》2008,(1):180-184
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及配合比设计出发,通过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和几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对比,利用试验方法分析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材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不同温度和加载频率下的动态模量。试验表明,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沥青混合料路面低温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同时,根据对动态模量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提高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可以有效减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产生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7.
高压燃料电池发动机进气压力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压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目的是改善空气系统动态响应,减小辅助系统功耗。通过一款高压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试验对比了开环压力控制和闭环压力控制两种控制算法,并对该系统提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应用中,在不同压力响应阶段结合两种控制方法可以改善压力响应的速度和精度;从长远来看,采用更加优化的控制方法,能够更好地控制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  相似文献   
998.
通过研究混合动力工程开发样车(Mule)与传统车在NEDC循环工况下的排放,发现Mule车相比较传统车排放不降反升,说明如果混合动力汽车没有经过相关标定优化,其控制策略会对整车排放产生消极影响。改进后的产品样车(OTS)在排放方面远远好于Mule车,除了NOx排放稍稍高于传统车外,HC和CO排放均低于传统车。  相似文献   
999.
车用PEM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动态响应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建立一个蛇形流场单电池的三维模型,计算了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动态响应特性,从而得出影响PEM燃料电池发动机动态特性的最佳运行条件。结果表明,操作压力为303 975 Pa时超调量过大,202 650 Pa时性能最好;温度越高,超调量越小,但性能越差,低电流密度下60℃时电池性能最佳,高电流密度下70℃时电池性能最佳;阴阳极相对湿度之比为100%/100%时,超调量过大,为70%/70%时性能最稳定;空气过量系数为1时,超调量过大,电池的动态性能不稳定,空气过量系数为2时最利于控制。  相似文献   
1000.
中央扣对大跨悬索桥动力特性和汽车车列激励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大跨悬索桥在动力激励下中央扣的作用,以四渡河悬索桥为研究背景,建立了该大跨钢桁架加劲梁悬索桥的3种中央扣模式的空间动力计算模型,对其动力特性和在移动汽车车列激励下的时程反应进行了空间非线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扣提高了结构的反对称抗扭刚度,限制了结构的纵飘特性;在静车列作用下,中央扣对全桥内力分布影响很小,但是在移动车列激励下,中央扣使得加劲梁的应力动响应显著增加,且随车列速度增加而增大;中央扣对加劲梁纵桥向位移的限制作用在常规速度车列激励下表现不明显;中央扣的设置方式宜采用刚性中央扣或3对柔性中央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