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59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14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分析某轻型货车前纵梁碰撞吸能特性,以碰撞理论为基础,运用CATIA软件建立前纵梁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ANSYS/LS-DYNA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车架前纵梁在碰撞中的变形吸收了大部分的能量,车架的最大变形位于纵梁的变截面处;纵梁的初速度为13.5 m/s,货车整备质量2.5 t条件下,碰撞发生2 ms后由于材料的塑性变形而产生峰值减速度,随后材料变形失效;车架前纵梁吸能特性与减速度相似,位于碰撞发生2 ms时出现吸能峰值。  相似文献   
22.
门本  马强 《交通节能与环保》2021,17(2):130-132,155
本文介绍了隧道施工过程中粉尘的来源,并探究了采用泡沫对钻爆法施工过程中钻孔、爆破、出渣运输和喷射混凝土等产生大量高浓度粉尘以及其他污染物,及各种重型机械尾气产生的碳颗粒进行除尘的可行性。文章从隧道内粉尘的来源着手,大体可以将其来源主要有钻孔产尘、爆破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装渣和运输过程、喷混凝土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并且分析了泡沫的除尘机理。利用泡沫的截留效应、惯性碰撞、扩散效应、黏附效应可以针对隧道内的粉尘颗粒进行有效捕捉。根据李龙等人的研究可以看出泡沫除尘对人体基本无害,泡沫除尘对环境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周长根等人通过试验发现,对于易燃易爆类粉尘,采用泡沫除尘既可以保证安全性又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故采用泡沫除尘的优势性很大。  相似文献   
23.
研究轴向静载荷工况下带隔板单锥薄壁方管的能量吸收特性和耐撞性优化设计。试验和数值仿真结果证明该结构的变形模式具有规律性和稳定性,并通过静载荷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响应面模型,探究该结构不同部位壁厚对其吸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比吸能和初始峰值力受到外管壁厚的影响比隔板厚度的影响要大。为进一步优化带隔板单锥薄壁方管的吸能性能,以外管和隔板的厚度为设计变量,以比吸能和初始峰值力为优化函数进行多目标结构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目标比吸能和初始峰值力相互冲突,吸能比的增加会导致初始峰值力的增加。优化结果可为地铁车辆的耐撞性提供良好的设计矩阵,以获得性能更好的吸能结构。  相似文献   
24.
基于圆管的自由翻转提出了新型的能量吸收装置,采用显式有限元技术对新型吸能装置在轴向压缩下的翻转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其能量吸收特性进行研究。通过与传统圆管的对比分析,表明这种新型吸能装置总体吸能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的普通圆管。这种新型吸能装置能克服传统圆管翻转的缺点,在不需要夹具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较长的有效压缩距离,具有良好的能量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25.
The efficiency of a seat in reducing vibration depend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brati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at, an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rson sitting on the seat. However, it is not known whether seat cushions influenc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human body, whether the human body influences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seat cushions, or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human body nonlinearity and seat nonlinearity in causing nonlinearity in measures of seat transmissibility.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nonlinearity of the coupled seat and human body systems and to compare the apparent mass of the human body supported on rigid and foam seats. A frequency domain model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dynamic parameters of seat foams and investigate their dependence on the subject-sitting weight and hip breadth. With 15 subjects, the force and acceleration at the seat base and acceleration at the subject interface were measured during random vertical vibration excitation (0.25–25 Hz) at each of five vibration magnitudes, (0.25–1.6 ms?2 r.m.s.) with four seating conditions (rigid flat seat and three foam cushions). The measurements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the subject's apparent mass on the rigid and foam seat surfaces, and the transmissibility and dynamic stiffness of each of the foam cushions. Both the human body and the foams showed nonlinear softening behaviour, which resulted in nonlinear cushion transmissibility. The apparent masses of subjects sitting on the rigid seat and on foam cushions were similar, but with an apparent increase in damping when sitting on the foams. The foam dynamic stiffness showed complex correlation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 body, which differed between foams. The nonlinearities in cushion transmissibilities, expressed in terms of changes in resonance frequencies and moduli, were more dependent on human body nonlinearity than on cushion nonlinearity.  相似文献   
26.
南昌复合地层盾构渣土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 《隧道建设》2015,35(5):455-462
为解决在南昌富水条件下砂层与泥质粉砂岩复合地层中喷涌、结"泥饼"、渣土"流塑性差、含水量高、渗透系数大"等施工难点,以南昌地铁1号线中子(中山西路站—子固路站)区间、八八(八一广场站—八一馆站)区间盾构施工为背景,通过数据统计及案例分析,得出液态高分子聚合物可作为抑制喷涌常态措施,泥质粉砂岩及富水砾砂层地质条件下,选取泡沫剂作为渣土改良添加剂,在砂砾石与泥质粉砂岩的复合地层,可考虑添加一定量的膨润土或高分子聚合物,解决砂砾石地层中渣土流动性差、防喷涌及粉质泥沙岩中结"泥饼"等问题。砂砾层体积与渣土总体积之比小于等于1/3时,渣土改良方式采用泡沫剂与分散剂溶液;大于1/3而小于2/3时,改良方式采用膨润土与泡沫剂溶液;大于等于2/3时,改良方式采用水土比8∶1膨润土与浓度为3%泡沫剂溶液,但膨润土用量应增加。  相似文献   
27.
在考虑切削热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切削式吸能过程的惯性效应,计算了不同初始撞击条件下的稳定切削力、切削位移、最高温度、热耗散能量和热耗散能量比例。计算结果表明:初始撞击能量为20kJ时,切屑生成时切削力未出现明显的初始峰值,稳定切削力变化范围为63.0~63.8kN,变化规律相同,变化趋势一致;撞击质量为200kg,撞击速度变化范围为3~10m·s-1时,稳定切削力变化范围为63.0~64.4kN;撞击速度为10m·s-1,撞击质量由0.4t增加至3.2t时,热耗散能量由4.12kJ增加到36.64kJ,热耗散能量随撞击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最高温度变化范围为586℃~602℃,热耗散能量比例变化范围为20.6%~23.2%,稳定切削力的变化范围为63.0~64.1kN。可见,在切削深度和刀具几何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初始撞击能量、撞击质量和撞击速度对切削力影响很小,切削式吸能过程的惯性敏感性弱,切削式吸能结构属于第Ⅰ类,而且,切削热占能量耗散比例大,撞击速度对其影响程度大。  相似文献   
28.
丙烯酸泡棉胶带在优化汽车结构方面已经成为了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方式。为了更好地提供在汽车优化结构设计方面的选择,文章介绍了丙烯酸泡棉胶带的发展及其性能特点,针对汽车结构设计的优化,通过对丙烯酸泡棉胶带固定方式和传统机械固定方式的比较和分析,同时也通过两者在提高整车密封性能和降低整车质量方面的比较和分析进一步说明丙烯酸泡棉胶带在汽车内外饰连接固定的方式和汽车结构设计的方面提供了更加优化、更加经济和更加环保的选择。  相似文献   
29.
冯欢欢  王助锋  张合沛 《隧道建设》2012,32(2):156-159,168
土体改良试验平台作为我国土压平衡盾构中土体改良剂研发的基础设施,必须具有完善的控制系统和进行实验分析的能力。介绍土体改良试验平台的功能要求,分析同步推进技术、螺旋输送技术及泡沫发生技术分别在推进液压系统、螺旋输送液压系统及泡沫发生液压系统中的运用情况,并对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计算,详细阐述各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其控制策略进行分析。所设计的液压系统能够满足试验平台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0.
根据工程质量控制的系统性、阶段性,按照施工质量控制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过程控制方法,结合具体工程实践,针对高掺量粉煤灰泡沫轻质土的轻质、可流动及固化直立特性,探讨了高速公路新型轻质直立式路堤新技术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为新型轻质直立式路堤的推广,提供了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