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0篇 |
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03篇 |
综合类 | 180篇 |
水路运输 | 296篇 |
铁路运输 | 75篇 |
综合运输 | 12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70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为研究6 km长公路隧道全射流纵向排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依托羊鹿山隧道开展全射流纵向排烟现场实体火灾试验。试验在不利于排烟的下坡隧道(左洞)内进行,考虑5、10 、20 MW3个不同等级的火灾规模,并对不同工况下隧道内沿程风速、排烟时间等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火灾工况下油盘火现场试验,得出如下结论: 1)现场火灾试验期间,羊鹿山隧道左洞内自然风速为1.0~1.6 m/s,与排烟方向相反,为排烟阻力; 2)隧道内开启6组以上风机时,下坡隧道内沿程风速大于3.0 m/s; 3)根据5、10、20 MW油盘火排烟试验结果,采用全射流纵向排烟方式能将隧道内烟气全部排出洞外,且从点火开始到烟气全部排出洞外的时间约为30 min。 相似文献
182.
针对目前地铁车站站厅层公共区排烟模式较为单一、排烟效率低下的问题,以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厅层公共区为例,设置了 8种不同的排烟工况,着重研究开启不同位置排烟口的排烟效率,通过模拟,得到了不同工况下能见度、温度、C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车站站厅层公共区发生火灾时,并非开启的排烟口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排烟风口的开启位置来确定;开启烟气水平蔓延阶段的排烟口会对烟气水平分层流动造成干扰,加剧上层烟气与下层冷空气的热交换与物质交换,导致温度为60℃的高度层及能见度为10 m的高度层降低,不利于人员疏散;当火源处于站厅层公共区中部排烟系统最不利点时,站厅层公共区中部挡烟垂壁附近的排烟风口需正常打开,以便顺利排出该处聚集的火灾烟气. 相似文献
183.
为研究发动机低温和常温环境下EGR冷却器积碳的差异性,以两台相同型号和配置的国Ⅵ柴油机为试验对象,设计了常温 (25 ℃)、低温 (-8 ℃) 两种不同环境温度下EGR积碳发动机896 h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低温环境下EGR冷却器的积碳程度和速度均大于常温,换热效率下降幅度和压力损失增大幅度均大于常温;EGR冷却器积碳导致的换热效率下降是试验后NOx、PM排放增大,HC排放减小的主要原因,冷却器换热效率下降越严重排放变化越明显;HC的冷凝会导致废气中 HC浓度的下降,排气温度和冷却介质的冷却能力都对 EGR管道内 HC浓度的下降有影响,但是冷却介质的冷却能力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4.
185.
船舶造修过程中的预处理及涂装工艺,会产生并排放大量的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通过对国内相关船舶造修企业的走访和调查,梳理了船舶造修过程中产生VOCs的工艺环节,近年来因VOCs排放超标受到环保职能部门处罚的案例,以及当前企业的涂料用量和VOCs的排放现状。同时,汇总了船舶造修企业常见的VOCs净化处理技术及其适用的情况,并介绍了实际进行VOCs治理的案例。对比国内外先进船舶建造行业,并基于我国船舶造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VOCs法规的排放要求,提出若干工艺优化的建议和举措,旨在减少排放且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86.
随着大型柴油发动机对经济性和排放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发动机稳态、瞬态特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涡轮增压系统已无法满足船用发动机全工况性能的要求。为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适配性,针对某8缸直列船用柴油发动机开发了带有定压排气管的相继增压系统,并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中、低转速时,相继增压系统使发动机比油耗下降5%~10%,排气温度降低30%~45%,烟度下降55%~60%,最大扭矩可以提升15.1%~36.4%,发动机最大扭矩转速工况突加突卸响应性提升约28%~29%。相继增压系统中定压排气管的设计使得发动机高工况性能也有所提升,从而实现发动机全工况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7.
船用柴油机采用水下排气方式具有降低排气噪声、改善舱外空气质量等优点,在大型豪华游轮等特殊船舶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为防止海水由排气管倒灌入柴油机造成事故,需弄清水下排气管内水倒流发生的条件。对大管径垂直管防止水倒灌临界条件即完全携带点的已有认识较为统一,而对小管径垂直管仍未有清晰的认识。在管径25~100 mm范围对垂直管的完全携带点进行了实验,探究了小管径垂直管的完全携带点预报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小管径范围,垂直管完全携带点对应的临界表观气速随管径增大而升高,但气相Wallis数随管径增大而减小,说明Wallis数过度关联了管径对临界表观气速的影响。基于气相Kutateladze数和无量纲气相黏性,对小管径垂直管提出了新的完全携带点预报模型和相应实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88.
189.
高速列车车顶绝缘子涂覆防污涂料后,能够有效提高表面憎水性,从而提高污闪电压。但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高速气流与空气中污秽颗粒的作用,防污涂层会逐渐磨蚀破损。为探究涂层磨蚀情况对车顶绝缘子绝缘性能的影响,通过理论与仿真分析,对不同风速下的涂层磨蚀规律进行研究,并依据磨蚀规律对涂层进行人工破坏,测试涂层破损后绝缘子的污闪电压。结果表明:涂层磨蚀程度侧风面>迎风面>背风面;随着风速增加,磨蚀面积扩大,同时磨蚀区域向背风面移动;随着涂层磨蚀程度的增大,绝缘子表面电场发生畸变,污闪电压下降,磨蚀程度过大时绝缘子污闪电压低于未涂覆涂层绝缘子。以上研究表明,铁路运维部门应当定期检查车顶绝缘子涂层磨蚀情况,磨蚀严重地区车顶绝缘子可不涂覆防污涂料。 相似文献
190.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污水管道口径小、乡村道路狭窄、大型施工设备进出不便等特点,结合海盐县农污处理设施工程,介绍了微型顶管二次工法工艺流程及施工过程.总结了微型顶管顶进速度快、工作坑占地面积小、管道铺设精度高、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认为微型顶管在一般砂性、黏性地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农污治理项目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