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72篇
综合类   82篇
水路运输   125篇
铁路运输   37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铁路CTC网络均采用了带访问控制功能的路由器,正确地设置ACL(访问控制列表),将起到防火墙的作用,降低网络安全风险。在CTC网络路由器上进行规则设定,可阻挡不匹配安全规则的数据包,确保CTC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22.
在对船体结构火工矫正工艺的温度场进行数值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对火工矫正工艺的热弹塑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板厚及加热速度对残余应力及变形的影响做了研讨.  相似文献   
23.
U71 Mn 50 kg·m-1普通碳素钢钢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室内对U71Mn50kg·m-1普通碳素钢钢轨按三点弯曲标准进行的试验,测定该钢轨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即裂纹扩展深度a及其对应的循环次数N值。利用中值法求得裂纹扩展深度对循环次数的微分值。根据断裂理论求得相应的裂纹前沿应力强度因子幅度ΔK。根据Paris公式,对以上两值取自然对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确定该公式中U71Mn50kg·m-1普通碳素钢钢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两个材料常数C为3 8771×10-12,m为3 6343。  相似文献   
24.
用现有疲劳试验数据确定疲劳裂纹扩展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周驰  崔维成 《中国造船》2003,44(3):74-79
疲劳寿命的预报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中相当重要,但其关键问题是要找到一种较科学的疲劳寿命预报方法。最近,本文第二作者提出了一种海洋结构物疲劳寿命预报的统一方法。该方法是基于疲劳裂纹扩展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在其九个参数模型的假设之下,能够较好地解释一些其它方法所不能解释的现象。采用该方法的主要障碍在于需要确定疲劳裂纹扩展率。作者通过对不同的疲劳裂纹扩展率的比较研究,并推广McEvily模型后,提出了一个具有较宽适用范围的九个参数疲劳裂纹扩展率模型(从门槛域一直到不稳定断裂域)。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如何根据一些现有的疲劳试验数据来确定这九个模型参数的问题。文中给出了通过实验数据确定裂纹扩展率模型中各个参数的方法,并进行了模型参数的灵敏度分析。通过对文献中一些试验数据的收集,给出了几种常用金属材料的裂纹扩展率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25.
在使用全站仪对大型建筑结构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时,受建筑结构、地形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有时某些测站点不得不布置在变形区内。在实时监测过程中,当变形区内测站点发生偏移时,该点的设站数据仍然是偏移之前的,这必然对监测数据的精度造成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推导出测点偏移对监测数据影响的定量公式,并对该不利影响给予实时改正。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动态实时监测系统中,这种方法可完全消除测站点不稳定带来的误差,并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6.
This paper is the second invstigation on the effect of fuel stratification on flame propagation. In the previous work, th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no port-generated swirl condition, i.e., the conventional case was studied. In this work, the flame development under the low swirl condition was considered. For this purpose, the initial flame development and propagation were visualized under different axially stratified states in a modified optical single cylinder SI engine. The images were captured by an intensified CCD camera through the quartz window mounted in the piston. Stratification was controll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ort swirl ratio and injection timing. These were averaged and processed to characterize the flame propagation. The flame stability was estimated by the weighted average of flame area and luminosity. The stability was also evaluated through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flame area and propagation distance and through the mean absolute deviation of the propagating dire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ame-flow interaction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flame propagation and that the governing roles of the two factors vary according to the stratified state and the location in the cylinder. In addition, the flame development and the initial flame stability are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stratified conditions, and the initial flame stabi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ngine stability and lean misfire limit. Lastly, there is no essential difference in gasoline and CNG flam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27.
采用重复蠕变试验,利用Burgers模型对各沥青胶浆的蠕变过程进行模拟,从胶浆的蠕变劲度黏性成分Gv、累积应变γacc和蠕变柔量等方面分析了不同阻燃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表现.结果表明:纤维和复合阻燃剂的加入均会增大阻燃沥青胶浆的Gv并降低γacc,3种复配比例的阻燃沥青胶浆中M-FR1和M-FR2的Gv值相等且最大;而M-FR1沥青胶浆的γacc最小;其次是M-FR2.这两种阻燃沥青胶浆高温性能均要优于常规掺量下的木质素纤维沥青胶浆.蠕变柔量分析结果表明,M-FR2阻燃沥青胶浆的瞬时弹性变形柔量JE和延迟弹性变形柔量JC占总柔量的百分比之和最大,高温抗变形能力最强.综合各阻燃沥青胶浆的蠕变力学特性,推荐复合阻燃材料的最优复配比例为15%矿物纤维+6%复合阻燃剂(即M-FR2).  相似文献   
28.
为了在细观尺度下描述沥青混合料的裂纹发展行为,运用离散元程序PFC2D内置“Fish”语言,重构了沥青混合料非均质(集料、胶浆和空隙)多层次(矿料级配)结构虚拟试件,对虚拟试件微观组成成分之间的接触赋予了相应的微观接触模型,采用离散元方法实施了单边切口小梁虚拟3点弯曲试验,借助数字摄像法捕捉了室内小梁试件表面裂纹发展情况,在二维尺度下探索了沥青混合料的部分断裂机理.结果表明:虚拟试验得到的宏观断裂力学响应与室内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较好,仅采用试件单面图像信息构建模型进行力学性能预测缺乏可信度;虚拟试验模拟的二维裂纹扩展路径与室内数字摄影法结果较为相似,二者都体现出材料脆性断裂特点,二维模型往往夸大了粗集料在混合料断裂过程中的作用;基于离散元程序的裂纹扩展行为分析方法,可以作为研究沥青混凝土材料断裂行为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9.
介绍电磁波单程传播衰减理论,以及传播衰减和雷达作用距离之间的关系,在分析雷达作用距离对大气波导高度的敏感性基础上,设计雷达电磁波传播衰减特性的测量方案。  相似文献   
30.
在使用全站仪对大型建筑结构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时,受建筑结构、地形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有时某些测站点不得不布置在变形区内。在实时监测过程中,当变形区内测站点发生偏移时,该点的设站数据仍然是偏移之前的,这必然对监测数据的精度造成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推导出测点偏移对监测数据影响的定量公式,并对该不利影响给予实时改正。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动态实时监测系统中,这种方法可完全消除测站点不稳定带来的误差,并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