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0篇
  免费   415篇
公路运输   1403篇
综合类   886篇
水路运输   487篇
铁路运输   473篇
综合运输   8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81.
软土一般是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再经长期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粘性土.珠江口及粤东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软土层,通过对该地区多个工程的软土层进行大量的直剪试验,发现存在一些异常现象.根据直剪试验,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82.
由于层状构造土的层状特性,使土质各向异性的特征更加突出,给获取层状构造土物理力学指标及评价其固结沉降、承载能力带来困难,进而影响港工建筑物基础的选择.以某工程勘察为例,分析层状构造土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其承载能力等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对今后此类工程勘察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83.
模袋固化土海上围埝技术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埝是围海造陆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对模袋固化土作为海上围埝的技术进行研究,在室内短时间内真实地模拟实际工程情况。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分析了模袋固化土围埝填筑和吹填阶段地基的沉降、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和固结变形情况,并与实际工程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地基变形以沉降为主,孔隙水压力在围埝填筑完成后半年内基本消散完毕,地基固结度达85%以上,地基整体稳定。认为模袋固化土海上围埝技术对软基适应性强,施工速度快,整体稳定性好。模型试验结果与实际工程监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84.
利用Randolph的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建立了单层和多层湿陷性土引起的单桩桩周负摩阻力的预测模型,推导了单桩负摩阻力的预测公式。利用此公式,只需知道土体的剪切模量和静载荷试桩桩顶的沉降,便可以方便地对湿陷性土引起的单桩负摩阻力的分布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85.
以南友高速公路等工程中的典型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针对路基破坏的显著特点和非饱和土本质特性,设计并开展了系列室内试验,同时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工程实用型非饱和膨胀土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986.
在讨论绞吸挖泥船输送系统中的沿程压降时,传统水力学特定经验公式往往只适用于特定土质范围,而绞吸挖泥船适应的土质范围很广,实际应用中常出现选取的公式遇到不适应土质时计算结果误差过大的现象,有时为保证最大适用范围不得不采用均质流公式.针对此局限性,提出一种根据不同土质选用适当公式的优化方案.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案后,在绞吸挖泥船常见土质范围内计算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87.
从热管的吸液芯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出发,分别对以铜材泡沫金属和丝网为吸液芯的热管进行了传热性能试验研究,两种热管的工质都为质量浓度为1%的Al2 O3纳米流体。试验结果显示泡沫金属吸液芯热管在等温性、换热系数和传热极限等方面都要比丝网吸液芯热管更好,泡沫金属吸液芯热管的传热性能要优于丝网吸液芯热管。  相似文献   
988.
宋炎 《水运工程》2007,(12):20-25
提出大直径灌注长桩工作性状并同时考虑负摩阻力的桩侧荷载传递模型,桩端采用双曲线荷载传递模型模拟土的非线性变形特性,并引入混凝土的Rusch模型来考虑高荷载水平作用下桩身混凝土的弹塑性性状,采用Mindlin解答以考虑桩侧摩阻力在桩端处产生的桩端位移,从而建立了层状地基中大直径负摩擦灌注长桩的荷载传递分析理论。根据该理论计算得到的荷载一沉降曲线与实测的曲线较为吻合,可作为确定大直径灌注长桩承载力的依据,经过对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实测对比分析,证明该理论可靠、方法简单,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89.
吹填土的含水率高达80%以上,孔隙比大。使用真空预压法加固吹填土,土体孔隙比变化很大,土体的渗透系数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通过室内真空模型试验获取土样在真空荷载下的固结规律和力学参数。采用修正的剑桥模型,并考虑渗透系数随孔隙比变化的非线性关系,运用比奥固结理论分析模型槽试验中土体在真空荷载下的孔压、孔隙比变化规律。其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分析吹填土在真空荷载下的固结规律。计算结果显示:贴近排水板的土体在很短时间内被压密,造成吹填土地基固结缓慢。因此,若采用不考虑渗透系数变化的计算模型计算吹填土的固结度,该模型的计算值比考虑渗透系数变化模型的计算值大,与实际情况不符。故在进行吹填土地基固结计算时,考虑渗透系数变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0.
通过对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精细化勘察和常规勘察获得的各种室内抗剪强度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不同勘察工艺造成原状样的抗剪强度差异的原因,并分析总结各种强度之间的差异性和关联性,为后续研究该地区的黏性土强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