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41篇
公路运输   265篇
综合类   271篇
水路运输   131篇
铁路运输   91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借助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将损伤变量D引入强度理论,从理论上建立了混凝土材料因高温作用的损伤破坏准则,以反映材料内部状态的改变对混凝土材料强度的影响.计算值与文献试验值的对比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损伤破坏准则的合理性,同时也表明双轴强度极限线是逐渐萎缩的.  相似文献   
712.
低温环境下铁路钢桥疲劳断裂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青藏铁路修建中遇到的钢结构抗疲劳问题,以364根试件的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试验(CTOD)、702根试件的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CVN)以及24mm钢板对接焊缝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的数据为依据,研究-50℃低温环境下铁路钢桥的疲劳断裂性能。采用常规疲劳试验和数据分析方法会得出“低温疲劳性能好于常温疲劳性能”的错误结论。断裂力学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相同应力条件下,低温时的疲劳容许裂纹长度(17mm)远小于常温情况(56mm);相同疲劳循环次数下-50℃与常温的疲劳应力幅的比值为0.88;低温下裂纹稳定扩展区和急剧扩展区的交界点前移。根据研究结果确定,-50℃低温环境下钢桥的疲劳设计可采用现有桥梁钢结构规范规定的公式,但其疲劳容许应力幅取现行规范规定的常温值的80%,同时还应满足相应的构造细节设计及制造的特殊规定。  相似文献   
713.
厦(门)深(圳)铁路梁山隧道穿越L7富水软弱带使施工严重受阻。为确保隧道顺利通过L7富水软弱带,通过多种经济、技术比选,最终确定通过超前预加固措施改良地层条件后,采用十字交叉隔壁后拆式工法施工。阐述十字交叉隔壁后拆式工法的特点及施工工序,同传统CRD工法相比,该工法的最大特点是:"后拆式"的十字交叉临时支撑体系,确保在临时支撑体系拆除时,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已经同时承载,避免传统工法中因拆撑时应力释放导致的初期支护结构失稳风险,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然后通过数值计算和力学分析方法,对十字交叉隔壁后拆式工法在施工过程中的支护力学转换体系进行详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初期支护与临时支撑组成的支护体系,在开挖的每一步中,都是承载的主体,尽可能早地闭合成环;二次衬砌的闭合时机就是二次衬砌的支护时间,以初期支护极限位移的60%作为施工二次衬砌的位移指导值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714.
某主跨618 m的栓接钢箱梁出现螺栓439套断裂、16 073套严重锈蚀的现象。采用病害情况调查、金相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有限元分析等方法从材质初始缺陷、加工工艺、应力腐蚀、受力性能、疲劳断裂等方面分析断裂原因。结果表明,桥面积水从铺装破损处的连接接头渗入箱梁,引起的应力腐蚀是该桥高强度螺栓断裂的主要原因。基于该分析,对严重锈蚀和断裂的螺栓进行了更换,对渗水点进行封堵,高强度螺栓锈蚀断裂情况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15.
吴波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6):250-252,277
设置高疲劳抗力构造细节是提升钢桥面板疲劳寿命的有效途径之一,以一种钢桥面板-肋双面焊构造细节为研究对象,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原理,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该细节疲劳裂纹扩展子模型,研究了疲劳加载工况下各裂纹萌生点处初始裂纹扩展能力.同时通过应力强度因子幅值对比分析,进一步确定了该钢桥面板-肋双面焊构造细节主导疲劳失效模式.  相似文献   
716.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extensions of Kalker's algorithm Fastsim of the simplified theory of rolling contact. The first extension is for solving tangential contact problems with th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depending on slip velocity. Two friction laws have been considered: with and without recuperation of the static friction. According to the tribological hypothesis for metallic bodies shear failure, the friction law without recuperation of static friction is more suitable for wheel and rail than the other one. Sample results present local quantities inside the contact area (division to slip and adhesion, traction) as well as global ones (creep forces as functions of creepages and rolling velocity). For th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diminishing with slip, the creep forces decay after reaching the maximum and they depend on the rolling velocity. The second extension is for solving tangential contact problems with friction anisotropy characterised by a convex set of the permissible tangential tractions. The effect of the anisotropy has been shown on examples of rolling without spin and in the presence of pure spin for the elliptical set. The friction anisotropy influences tangential tractions and creep forces. Sample results present local and global quantities. Both extensions have been described with the same language of formulation and they may be merged into one, joint algorithm.  相似文献   
717.
目的 探讨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股骨颈骨折的固定方法。方法 比较四种股骨颈骨折的固定方法 ,用完整的生物力学实验测定各种固定方法在不同载荷下的头下沉位移和偏轴位移。结果 显示自行设计的低角度进针外固定支架在应力下的张开位移、头下沉位移和旋转角度均较小。结论 外固定支架为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的固定方法 ,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固定穿针方向应沿压力骨小梁方向尽量贴紧股骨距低角度钻入才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718.
水下隧道最小覆盖层分析是设计过程中关系安全和经济的重要因素。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为背景,建立不同覆盖层厚度的海底隧道渗流有限元计算模型,分别就隧道穿越f3-1破碎带时的涌水量、渗流速度、孔隙水压力以及注浆圈参数选取开展研究和讨论。研究表明: Park公式与有限元涌水量计算结果较为吻合;覆盖层厚度较大时,渗流最快区域出现在拱脚;覆盖层厚度较小时,拱脚和拱顶中心均渗流较快;边墙和底板的孔隙水压力变化梯度随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拱顶规律相反,并且覆盖层厚度超过22 m后孔隙水压力变化梯度基本保持不变;从可靠性和经济性两方面综合考虑注浆圈厚度和渗透系数参数选取,本文给出了注浆圈参数建议取值范围为: 注浆圈厚度为4~6 m,渗透系数为1×10-7~2×10-7 m/s。  相似文献   
719.
旧水泥砼路面上加铺新水泥砼补强层,一般可采用3种加铺层型式:结合式、分离式和直接式.本文结合传统力学和断裂力学原理,对结合式加铺层路面结构中加铺层与旧面层的界面分离过程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借助有限元计算手段,分析了旧砼路面板中的裂缝对结合式加铺层路面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0.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法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岩石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CSMR体系,建立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判别分析模型,选用岩体质量、结构面特征、边坡几何条件等方面的综合指标作为判别分析模型的判别因子,以多个岩石边坡工程的稳定状况样本数据进行学习训练,建立了相应的线性判别函数对待判样本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判别分析模型评价边坡稳定性准确度高、误判率低,能够反映CSMR体系各参数对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程度,是一种有效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