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9篇
  免费   117篇
公路运输   590篇
综合类   433篇
水路运输   251篇
铁路运输   317篇
综合运输   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电传动技术具有无级变速,传动部件受冲击小,动力制动行驶安全的特点,因此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应用。介绍了电传动技术用于矿用自卸车中的必要性,并以DE170矿用自卸车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有限元法对一框支剪力墙土-结构体系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对计算模型的自振特性以及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层间位移角、等效刚度比和剪力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运用ANSYS建立框支剪力墙-土-结构共同作用模型对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能够真实地反映结构的抗震性能。转换层位置对结构自振周期影响较小;转换层附近的层间位移角和剪力均发生突变,且随转换层位置的提高而加剧;层间位移角较大值集中在结构中上部;框支柱剪力最大值发生在转换层中柱。建议抗震设计时,转换层位置可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5层,等效侧向刚度比宜控制在0.8~1.3,除了底部框支柱加强外,还应该对中上部楼层采取减小层间位移的措施,对转换层中柱采取特殊加强。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程案例,介绍杭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的终点站设计,该方案一期节约了工程投资,预留将来延伸条件以及与其他线路的多种换乘条件.说明在一条线路的起终点,往往需要预留延伸或与其他线路换乘的条件,同时也说明车站可能有多种配线形式.  相似文献   
14.
从地铁换乘枢纽设施的组成、分类方面,将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空间理论引入换乘枢纽的平面布置设计,提出按照换乘枢纽流线组织,将设施分为高级中心、次级中心、低级中心,并结合影响服务区进行布局的方法,以北京南站换乘枢纽为例,验证中心地空间理论在地铁换乘枢纽设施布置设计方面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票款清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无障碍换乘"模式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票款清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出行代价的多路径选择概率模型,考虑不同出行时段、换乘代价对乘客路径选择的影响。在票款清分比例确定时,除考虑各线路运营里程外,还考虑分配换乘里程的因素,从而使得各线路的收益分配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6.
介绍南京地铁新街口换乘站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概况.以取得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为实例,说明在城市繁华的中心地区,结合地铁建设进行地下空间开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以铰接式自卸车与悬挂系统为背景,分析了铰接式自卸车的国内外发展与悬挂系统的现状、特性与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以板单元为基本单元的泵车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MSC/NASTRAN软件对其进行了静强度分析,并进行了测试试验.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吻合,验证了计算的正确性.找出了臂架过早出现裂纹的原因,并给出了结构改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FWD实测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某国道的FWD实测数据,分析FWD参数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现场调查实录及测试数据)间的某些相关性,探索旧水泥混凝土板的接缝传荷能力、弯曲刚度、综合承载能力等定性或定量的判别方法,提出利用FWD加载中心弯沉值总水平评价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综合承载能力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柔性桩与土相互作用非线性分析的增量传递矩阵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桩侧土采用非线性荷载传递函数,对桩端土采用线性荷载传递函数,同时考虑桩周土所分担的荷载对单桩荷载传递规律的影响,利用增量荷载传递矩阵法及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法--子域法,推出了刚性承台下柔性桩与地基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近似解析算式。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试验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及该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该理论解与现场实测值、有限元计算值都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