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61篇
公路运输   131篇
综合类   66篇
水路运输   174篇
铁路运输   79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已有的大功率GCT集成门极驱动技术和经验,从GCT的基本工作原理入手,结合对驱动电路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驱动电路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对新型1100A/4500V逆导型GCT集成门极驱动电路的原理性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拓扑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
归泾桥泵闸站是苏州城区防汛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城市防洪标准提高及热导效应导致短期强降雨量增大,同时河道淤积及违章搭建使得河道过水断面逐年减小,泵闸运行调节水量的能力已无法完成它所担负的防汛任务,急需采取工程措施对该泵闸站进行更新改造并提升等级。该文详细分析了工程要点和施工特点,对基坑施工工艺、混凝土控制和闸门安装及泵型的选择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33.
讨论了人字闸门的工作特点,及不同背拉杆布置形式的预应力加力方法,并分析当船闸个体尺寸、结构形式不同时,随着背拉杆预应力分配关系以及预应力对闸门门形改变的数理关系不同时,背拉杆预应力调试方法。新方法的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4.
苏超  李顺顺  杨旸  郑林娜 《水运工程》2019,(10):124-129
坞式闸室在以往的工程中经常会在闸室底板和倒角产生混凝土裂缝,底板裂缝通过后浇带设计加以解决,后浇带处理不当会产生人为裂缝、同时也会带来施工不便。探讨坞式闸室底板整体浇筑的可行性,研究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模拟船闸坞式闸室的施工过程,分析指出闸室底板和倒角可能产生裂缝的成因,提出应用预应力加固技术防治混凝土裂缝,同时提出了预应力布置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施加预应力后可有效降低底板和倒角处的拉应力,使其低于混凝土应力控制标准,达到了防治裂缝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
严俊 《港口科技》2011,(12):21-23
常规桥式抓斗卸船机漏斗门的控制存在不足,需要进行改进。介绍了卸船机的漏斗f1机构,分析了传统漏斗门的不足,设计并改进了控制方案。同时,在具体的项目上加以应用,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36.
结合连云港港疏港航道新沂河枢纽沂北船闸工程,简要介绍了移动模架在船闸闸室墙一次成型施工中的特点,着重阐述贝雷片组合式移动模架的结构设计和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37.
徐炬平 《水运工程》2011,(5):116-118
深软土基上闸室工程施工,不仅影响工程的工期、造价,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与后期维护。结合裕溪船闸复线工程深软地基闸室施工经验,对闸室基础处理、闸室墙底节模板及支护、垂直度控制等施工过程进行详细阐述。指出合理组织、严格执行以及及时监测、科学分析与决策是复杂地基闸室施工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8.
大功率GTO门控电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00A/4500V GTO门控电源为例,对门控电源方式、功率计算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介绍了该电源的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电源电路简单,设计合理,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39.
叶桦 《汽车电器》2014,(10):57-59
根据车用交流发电机噪声特性,介绍车用交流发电机噪声声学试验室半消声室指标选取依据和发电机驱动试验台的主体设计方案及验收思路。发电机噪声声学试验室的建立,为今后汽车发电机设计和噪声品质控制及优化提供了有效的验证手段,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特别是解决发电机噪声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0.
升船机提升系统中船厢、水体和钢缆相互耦合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作者[1]先前采用水弹性理论建立的对整个提升系统的动力特性进行数值研究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首先对船厢变形状态下的缆力表达式作了更为详细的推导,然后以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1∶30的缩比模型为对象,从整体角度,对其流固耦合问题,主要是提升过程中船厢内水体的晃荡、提升缆的受力和船厢动态响应,作了数值研究.在提升系统受到船厢内一非对称水波扰动的假定下,分别对船厢简化为刚性和考虑实际弹性的两种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和对比,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计算结果表明,对升船机这样一个复杂系统,文献[1]中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及本文的数值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