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38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14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公路工程下伏煤矿采空区物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煤矿采空区是制约公路工程建设的瓶颈因素之一,采空区的探测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工程科技难题。采空区具有隐伏性强、空间分布特征规律性差等特点,给公路工程带来较大安全隐患。物探方法是探测采空区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煤矿采空区物探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论:(1)利用瞬变电磁法、地震反射波法、活性炭测氡法探测煤矿采空区是可行和有效的;(2)由于采空区自身的特殊性和地球物理方法的局限性、多解性,单一物探方法往往对地质异常体很难定性,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技术显得尤为必要;(3)采空区勘察应采用资料搜集、地质调绘、物探、钻探等综合勘察手段,以达到相互补充、相互验证的目的;(4)实际应用效果表明,综合物探技术已成为解决煤矿采空探测的首选技术,能够较准确地圈定煤矿采空区范围,从而为公路采空区勘察及工程选线、采空区处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通过工程实例,论述了浅地层剖面探测、地震映像勘探、侧扫声纳、磁力测量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海域工程勘探中的部分应用,并简要分析物探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缺陷。  相似文献   
43.
文章针对岩溶区公路隧道施工实际,提出地质雷达与超前水平钻孔相结合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广西某岩溶区公路双连拱隧道的施工中,验证了在岩溶区双连拱隧道施工中应用该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预报效果,对其他形式隧道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4.
余洋  曹云勇 《路基工程》2014,(6):175-179
以新修铁路大理至瑞丽怒江特大桥为例,经过对其现场地质条件及地球物理特征等综合因素的考虑,采用高密度电法、地震反射波法、电磁波CT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较为准确地查明了桥基区域持力层深度范围内的岩溶发育、断层位置走向、地层界线及岩体完整程度等地质情况,为大桥桥位最终的选线和桥梁基础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勘探资料。  相似文献   
45.
46.
陈韶章  苏宗贤  陈越 《隧道建设》2015,35(5):396-403
沉管法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专门修建水下隧道的工法,适用条件较为苛刻,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其适应性越来越强。继丹麦—瑞典的厄勒松海峡沉管隧道和韩国釜山—巨济沉管隧道修建之后,我国正在珠江口伶仃洋30万t主航道下修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借鉴了国外技术与国内施工经验,自主创新,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在地质勘察、结构分析、耐久性设计、管节预制、地基与基础处理等方面发展了一些新技术,并对这些新技术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丹海高速公路采空巷道的地质勘察方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瞬变电磁法,以及采空巷道的处治方法 -注浆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汪旭  孟露  程德胜  卢松 《隧道建设》2019,39(Z1):166-175
针对目前无损检测方法应用于管片壁后回填注浆质量检测的局限性,综合地质雷达和地震映像法的优点对注浆质量进行可靠性检测。首先利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2种方法在管片后注浆质量的检测进行模拟,验证方法的理论检测效果。在该结果基础上,采用预测反褶积滤波技术对2种方法结果中的多次波进行有效滤除,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最后根据数值模拟实验结果,将数据滤波技术及最优探测参数在西藏某公路双护盾TBM施工隧道回填注浆质量检测中进行实际应用,并结合钻孔内窥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预测反褶积滤波技术能够有效滤除管片内钢筋模所产生的多次反射波,并能提高2种方法的分辨率; 地质雷达法探测结果分辨率高,但受限于管片内钢筋模的影响,400 MHz天线有效探测深度约为1 m,地震映像法探测深度能达到5 m左右,但分辨率低于地质雷达法,2种物探方法优劣互补; 综合利用2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管片衬砌段回填注浆质量检测的难题,保障隧道建设安全。  相似文献   
49.
胶新铁路沂沭断裂带工程地质选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沂沭断裂带是我国东部一条规模巨大、新构造活动强烈的断裂带 ,长期以来一直是铁路建设和重大工程的禁区。通过对综合勘察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沂沭断裂带进行稳定性分区和评价 ,并选出一条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线位 ,对以后在类似条件地区的工程建设选线、选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宋明福  刘宏岳 《隧道建设》2013,33(2):122-128
为探明江中盾构段存在的岩溶、裂隙发育带、岩层不整合面等不良地质情况,通过对4种物探方法的场地适应性试验,最终采用水域高密度电阻率法、高频大地电磁法及地震反射波法对过江隧道掘进区域内的不良地质体的赋存情况进行探查。通过对3种物探方法比对分析,基本查明了测区内岩土层的分布情况,查清了裂隙密集带、局部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区及溶洞可能发育区等不良地质体的分布位置,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