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5篇 |
免费 | 6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2篇 |
综合类 | 267篇 |
水路运输 | 50篇 |
铁路运输 | 64篇 |
综合运输 | 13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44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城际客流具有时段分布不均衡特点,表现为高峰时段一票难求而低峰时段客座率低。为均衡客流、提高城际高铁收益,选取客运通道内不同时段车次进行差别定价。考虑旅客选择行为的差异性和有限理性,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对旅客进行分类,选取票价和时段价值两个影响因素,建立双参照点的旅客平行车次产品效用模型,以累积前景值刻画异质旅客对平行车次的出行效用。基于累积前景值构建以铁路企业收益最大,旅客广义出行费用最小的分时定价双层规划模型,设计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求解。最后以南宁-北海为例对高峰、非高峰时段平行列车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时定价方法能提升收益约2.5%,且高峰、非高峰时段的客流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102.
针对中欧班列发展过程中的补贴政策有效性问题,本文立足于高、低值货主在运输价格和运营平台服务质量偏好上的差异,考虑补贴货主运价和补贴平台公司运营成本两种补贴方式,构建由政府、运营平台和货主组成的三级博弈模型,分别求解统一定价补贴机制和差异化定价补贴机制下各主体的最优决策信息。通过对比不同情形下货主订购量、消费者剩余,以及政府补贴额度的差异探究各补贴方式和定价补贴机制的适用范围,并结合实际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差异化定价补贴机制下,补贴运价能够比补贴运营成本给低货值货主带来更多消费者剩余;当货主的价格敏感系数低于特定临界值时,补贴既无法给政府带来补贴绩效也不能使该部分货主产生订购量,故可考虑取消该部分货主的补贴。此外还发现,当运营平台的单位运输成本满足一定条件时,采用差异化的定价补贴机制可在不降低货主订购量和消费者剩余的基础上实现“补贴退坡”效果。 相似文献
103.
对比了邮轮游产品在国外的分销模式和在国内的旅行社包船模式之间的差异,分析了旅行社包船模式成为制约中国邮轮游市场进一步发展瓶颈的原因;基于斯塔尔伯格博弈和古诺博弈理论,构建了考虑消费者选择行为的直销和代销价格博弈模型;设计了以1个邮轮公司和多个旅行社为对象的数值分析试验,分析了在邮轮公司垄断市场、旅行社竞争市场和邮轮公司与旅行社竞争市场中,邮轮公司直销与旅行社代销的价格博弈行为与市场需求特征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行社包船模式在中国邮轮市场发展初期符合国际邮轮公司快速渗透市场的需求,国际邮轮公司对代销渠道价格的间接影响力微弱,需通过旅行社使其邮轮游产品获得合理的价格;在市场较为成熟时期,邮轮游产品的代理数量为4~6个时,可以保证直销渠道和代销渠道价格处于合理区间;随着中国邮轮游市场的逐渐成熟,国际邮轮公司应加大发展直销渠道的力度,通过调控代理旅行社订购舱位时单位舱位的成本价与控制代理旅行社的数量,间接控制代销渠道的销售价格;邮轮疫情的负面报道将可能创造广告效果,在疫情后为提高邮轮产品知名度产生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104.
基于RP(Revealed Preference)和SP(Stated Preference)调查数据,利用潜在类别模型对高铁旅客进行细分,得到旅客对平行车次不同服务属性,如列车运行时间、发车时段和舒适度的偏好程度,并对其进行量化;引入收益管理,以多列车整体收益最大为目标,构建平行车次动态差别定价模型,并设计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京沪高铁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与固定票价进行客票销售相比,所提方案能够适应高峰期和平峰期不同客流特点,提高铁路客票总收益,为高铁平行车次灵活定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为解决广州地区市政投资检测监测项目在招标投标造价编制中,价格指导文件多而不全、标准不统一、费用超概等问题,通过深入调研与分析,选取广州市数十个市政隧道工程检测监测项目投标中标价格进行统计学分析,将区间取值和下浮定价处理引入检测监测清单编制过程,建立一套简单易行的市政隧道工程检测监测计价方法。工程应用案例表明,该定价方法具有工程实用性强、接近市场价格水平等优势,有助于指导城市市政交通行业隧道工程检测监测清单的标准化编制,达到节约人力成本、统一标准、合理控制投资和提高工程预算质量等目的。 相似文献
106.
从数据驱动视角出发,本文探讨收费公路资产支持证券的结构化定价方法。首先,构建反映交通量风险特征的收费公路通行收入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其次,基于瀑布式偿付结构和到期收益率Nelson-Siegel模型计算不同等级证券发债规模与息票利率;最后结合成渝高速和渝蓉高速现实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发现,高速公路成熟期的通行收入具有尖峰厚尾特征,成长期的通行收入更兼具显著的波动聚集效应。数据驱动的定价模型能够刻画通行收入的风险特征,合理估计优先级的证券融资比例,比只考虑利率风险的现金流折现法更具有优势;从发行方式来看,合并发行的融资结构显著优于单独发行。管理启示是改变以单个高速公路项目为基础的特许经营权融资,通过绩优绩差项目的合并发行优化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107.
考虑城市路网中不同出行方式车流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对私家车实行拥挤道路使用收费和增加公交发车频率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分析,提出了基于可变公交发车频率的城市拥挤道路收费定价的优化问题. 在分析确定路网上公交车和私家车出行方式的广义出行成本的基础上建立了该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规划以路网上的出行者消费盈余最大为优化目标,下层规划为弹性需求下的组合出行网络用户平衡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的优化算法. 算例分析表明,基于可变公交发车频率的城市拥挤道路收费定价模型和算法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道路拥挤问题.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考量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对环境的具体影响,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行为和普及率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新能源汽车在优惠政策条件下在实际路网中的环境影响。首先,对大连市居民进行了意向问卷调查,建立描述家庭新能源汽车购买行为模型;其次,应用该模型对新能源汽车在大连市的普及率进行分析;最后,在道路收费优惠政策条件下,考虑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和出行频率的变化,利用多用户交通平衡分配模型进行实例分析,探索新能源汽车在实际路网中的排放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普及率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减排效果并不明显,而在高普及率情况下,减排效果比较显著。然而,对于交通领域巨大的碳排放体量而言,低普及率带来的碳排放量下降的累积效应仍是非常可观的。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决集装箱班轮运输中因定价方式不合理而导致的运力利用不当及舱位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基于经典的二部定价理论, 借助样本分析所得的相关统计学特征, 构建了非线性定价收益优化模型, 通过MATLAB编程对算例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学试验, 求得了相关影响因素在不同变化规律下的模型优化结果。分析结果表明: 在特定条件下, 该模型可使班轮运输企业的收益水平较原先提高近20%, 箱位利用率可提升至100%, 模型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10.
拥挤道路使用收费的理论构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拥挤道路使用收费作为现代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有效措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述了拥挤道路使用收费的理论构架, 包括静态拥挤道路使用收费的涵义、分类、理论基础及动态收费理论, 这对进一步研究道路使用收费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