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90篇
综合类   91篇
水路运输   40篇
铁路运输   66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齐白公路齐齐哈尔至泰来(省界)段公路路基设计为背景介绍了黑龙江省西部沙丘地区路基横断面的选择,以及沙丘地区路基边坡的防护形式,为沙丘地区路基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想,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2.
温度梯度的大小受外界环境如气温、辐射、风雨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基于大同、宁波、广州三个气象观测站近一年的气象、路面温度等数据的采集分析,引入前一日的太阳辐射数据(Q-1)作为预估模型的参数,提高了前人基于气象参数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日温度梯度最大值的预估模型的精度;采用路面表层温度这一较容易获取的温度数据(包括路表日最高温度Ts,max与路表日最低温度Ts,min)对标准厚度路面的日最大温度梯度进行预估的模型;引进路面温度梯度日振幅ΔTg这一概念,提出路面日温度梯度最小值与日温度梯度最大值之间的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33.
无纺土工织物透水与反滤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评价目前中国有关土工织物测试规范中规定的试验方法的适用性,对无纺土工织物的透水与反滤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采用正交试验等方法对无纺土工织物的物理和水力学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了其水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了土类、织物厚度、水力梯度和渗透系数等因素对其反滤性能的影响,初步推荐了对公路土工织物进行分类的指标及数值和其满足滤层要求的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34.
利用列车牵引计算学的理论对高坡地段经常发生的列车分离、断钩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并以石太线易发生货物列车分离、断钩事故的现状为例 ,分析了使用空气制动存在的弊端 ,以及使用电阻制动的优点 ,提出了坡道区段合理使用空电配合平稳操纵货物列车的要点  相似文献   
35.
高速列车突入隧道时的三维非定常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高速列车突入隧道形成压力波的三维粘性流场数值模拟过程,控制方程三维粘性、可压缩、不等熵、非定常流的Navier Stokes方程。空间离散采用中心有限体积法格式,时间采用预处理二阶精度多步后差分格式进行离散,对列车与隧道之间的相对运动采用滑动网格技术。真实地描述列车进入隧道所形成压缩波的过程。计算结果与国内外的试验结果相符。计算结果表明:隧道内的压缩波呈现三维特性;同一断面上的压力变化的差异性与列车的运行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36.
针对连续配筋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的特点和现有研究的不足,运用断裂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法,计算了CRC层的最大温度梯度、车辙深度、温度裂缝的扩展强度,分析了结构层厚度与CRC层的最大温度梯度、车辙深度、温度裂缝扩展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AC层厚度一般在不小于4cm时才能起到降低CRC层顶面最大温度的作用;CRC层的最大温度梯度随AC层和CRC层厚度的增加而递减;车辙深度随着AC层厚度的增加而递增;AC层厚度的增加能有效减小温度裂缝的扩展,其他结构层厚度对温度裂缝的扩展强度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合理设计CRC+AC复合式路面的结构层厚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An analytical model is given to investigate the behavior of unbonded flexible pipes under biaxial dynamic bending. The stick-slip conditions of each wire are studied in the framework of incremental analysis by an operator splitting of the time step into a stick-state prediction and a slip-state correction step. The tension gradient is calculated using the classical return-mapping algorithm and the obtained tension gradients are integrated numerically to find the axial tension by imposing appropriate boundary conditions. From the axial tension the bending mom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principal bending axes of the pipe are obtained. Poisson's effect, bending induced tension in the wire, shear deformations of the supporting plastic layer and the changes of the effective torsion and curvature increments of the wire after slip occur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model. The results of bending moment–curvature relationship from this model are compared with the test data from simple bending and good correlations are found. The comparison of the biaxial bending moment results between this model and the available model also shows good agreement.  相似文献   
38.
为精细化把握城市建设项目在微观空间尺度下的停车需求规律,从空间视角探究停车需 求与建成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高峰小时建筑物单位面积的停车生成数表征停车需求,以土地 利用混合度、路网密度、公交服务水平等9个因子描述建成环境,分别构建建成环境对停车需求影 响的普通最小二乘(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模型与梯度提升迭代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模型。以保定市主城区停车调查数据中的商业类配建停车场为对象,基于 停车调查数据、兴趣点数据(Point of Interst,POI)、道路网络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模型实证分 析。结果表明,考虑非线性效应的GBDT模型比OLS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度。从影响贡献度来 看,配建指标(18.92%)与区位(15.23%)是影响停车需求的最重要建成环境因素,交叉口密度 (5.19%)贡献度最小;在非线性关系方面,建成环境因子与停车需求均具有非线性关系与阈值效 应,除交叉口密度及人口密度与停车需求呈现U型关系,其余因素与停车需求的关系整体上保持 正相关或负相关。  相似文献   
39.
This paper suggested to reformulate cylindrical deep drawing parameters with dimensionless form. A diagram, in which a feasible zone is drawn to bound both the maximal allowable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stress during the deep drawing process, was established. Since it is presented in a dimensionless form, it may be applied for both conventional and micro deep drawing. Cylindrical cup deep drawing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show the dimensionless process design method. In addition, the size effect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wo kinds of size effects on micro deep drawing were investigated, 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surface layer model and strain gradient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to compare the strain distribution with or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size effect.  相似文献   
40.
系统地进行了压实黄土路基边坡的7大因素变化条件下降雨冲刷试验研究,得出西安和甘肃压实黄土边坡降雨冲蚀强度经验公式、坡面最大冲刷强度的临界坡度等系列结论,对压实黄土路基坡面防护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