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4篇
  免费   243篇
公路运输   845篇
综合类   483篇
水路运输   382篇
铁路运输   528篇
综合运输   6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在地铁建设过程中,断层对线路设计及施工工法的选择具有重大的影响,为保证地铁建设的安全、高效,需在勘察阶段查明线路范围内的断层特征。利用地质雷达与视电阻率联合剖面两种物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岛地铁R3线井嘉区间遇到的构造破碎带进行探测。通过两种方法的相互推断,相互验证,查明江山南路与漓江西路交叉口处存在走向近北南向,倾向近东向,倾角约70°,宽度约100 m的断层F1,为设计方提供详细的构造参数,为地铁线路的安全施工提供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942.
高地应力断层破碎带衬砌力学特性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高地应力区某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三维数值模拟来分析随着掌子面推进过程中的围岩空间应力场的状态及其变化趋势。首先,根据弹性衬砌模型计算结果判断衬砌结构是否还处于弹性状态;其次,按照弹塑性衬砌模型进行某穿越高地应力断层破碎带隧道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高地应力区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三维数值模拟应该采用弹塑性衬砌结构;弹性计算模型与摩尔—伦计算模型分别计算所得衬砌结构关键点位移量差别较大,弹性衬砌模型计算得到关键点位移均小于摩尔—库伦衬砌模型所得到的量值,且约为摩尔—库伦模型计算所得量值的50%;拱顶和拱腰主应力波动范围在掌子面通过z=-50 m平面前0.5B(B为隧道宽度)和通过后1.5B范围,墙脚主应力波动范围在掌子面通过前1B和通过后0.5B范围;弹塑性衬砌计算的主应力较弹性衬砌计算的主应力大;揭示了某穿越高地应力断层破碎带隧道衬砌的破坏形式与潜在破坏面。  相似文献   
943.
某地铁车站边上有三组地下高压电缆管廊横跨出入口和风道,下穿管廊段结构采用冻结暗挖法施工。地铁车站附属结构为矩形断面,跨度大,覆土小,与管廊斜交,且所处地层条件差,周边环境复杂。分析了工程技术难点,研究了冻结设计方案及关键施工措施。沿通道结构四周布置水平冻结管,形成强度高、封闭性好的冻结帷幕,兼做挡土和隔水作用,然后对开挖掌子面进行全断面注浆加固,之后采用CRD(交叉中隔壁)工法进行暗挖施工,结构施工完成后采用双液浆进行注浆。最后,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冻结壁受力及位移进行了计算模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4.
以西安地铁3号线胡家庙站—石家街站区间(ZDK33+116~ZDK33+141)工程为例,采用FLAC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大断面黄土隧道CRD(交叉中隔壁)法施工诱发的地表沉降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到了CRD工法施工引起的纵横向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该变化规律可为黄土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化及其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5.
现代有轨电车无接触网牵引供电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轨电车牵引供电方式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地面牵引供电方案。从系统基本构成、储能介质选择、充电方式选择几方面对车载储能式牵引供电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无架空接触网的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车载储能式牵引和地面牵引供电相结合是现代有轨电车无架空接触网供电方式的发展方向。应结合具体线路工程,经过技术经济等综合评估后确定有轨电车的牵引供电方式。  相似文献   
946.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地面通信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运营安全至关重要。将LTE(长期演进)技术与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进行比较,分析LTE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的技术优势。通过对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基于LTE技术的车-地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方案进行分析,并对1号线的通信网络进行实测,验证了LTE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7.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采用独立于轨道的车-地双向通信设备,与列车的精确定位技术相结合,实现移动闭塞的功能。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使用CBTC系统运营以来,车-地通信设备发生的主要故障状态及故障查找方式,介绍了具体的故障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从预防性维护的角度对网络管理系统提出了一个分析软件的需求。  相似文献   
948.
城市轨道交通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运行于WLAN2.4 GHz公共频段,存在同频干扰问题。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依据"专频、专网、低频段"思路设计,能有效避免同频干扰。试验所用的CBTC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基于漏缆传输技术的400 MHz新型系统结构。同时,根据真实的CBTC信号流,设计出CBTC信号仿真平台。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基于漏缆传输的区间无有源设备方案具有高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49.
深圳地铁3号线大小交路运行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圳地铁3号线为例,在研究地铁线路客流增长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大小交路运行的方式来应对变化的客流需求。针对开行大小交路具体区段的选择、开行时段和开行间隔的选择等问题,重点分析实际客流需求、自身的线路条件以及小交路车站的折返能力等。实践表明,大小交路的开行使得运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能够科学合理地调整运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  相似文献   
950.
介绍机车风缸筒体的T艺特性及数控四辊卷板机简体卷制工艺,针对凸形筒体现象.优化预压圆弧工艺及卷制过程控制,实现机车风缸简体数控四辊卷板机的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