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195篇
公路运输   597篇
综合类   255篇
水路运输   197篇
铁路运输   302篇
综合运输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土压平衡盾构在不同的地层进行渣土改良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改良剂,纯砂层施工中最常用的改良剂就是膨润土泥浆,目前已开始尝试使用聚合物进行改良。本文选取3种典型的聚合物,研究聚合物溶液特性与聚合物浓度、搅拌时间和静置时间的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聚合物对粗砂试样进行塌落度试验、渗透试验和直剪试验的室内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粗砂地层(含水率10%左右),0.3%的PAM聚合物溶液注入率为20%~25%时,能有效增强粗砂的流动性和黏聚性,降低渗透系数和摩擦因数,满足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32.
为了预测圆形隧道施工引起地表以下不同埋深地层沉降特征,首先,通过理论推导不同地层最大沉降位移与沉降槽宽度系数的函数关系;然后,建立包括试验台架、地层模型、圆形隧道开挖模型以及测量地层变形装置的平面应变模型试验系统。通过理论解析和模型试验可知:1)地表以下地层的最大沉降位移与沉降槽宽度系数成反比;2)不同深度地层的沉降位移随着地层埋深的增加而增大,且地表以下地层沉降槽曲线仍然符合正态分布;3)通过对模型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黏土地表以下不同深度地层沉降槽宽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从而为预测圆形隧道施工地表以下不同深度地层竖向位移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3.
尤显明  李沿宗 《隧道建设》2017,37(7):832-837
为了解决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难题,以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岭脊核心段施工为例,通过现场试验和数据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提出了"先放后抗,抗放结合,锚固加强"的变形控制理念;2)得出了该隧道岭脊核心段"超前导洞应力释放+圆形4层支护结构+径向注浆+长锚杆+长锚索"综合变形控制方案;3)超前导洞应力释放效果明显,正洞累计变形减小幅度约为34%;4)得到了圆形多层支护结构变形规律;5)累计变形均控制在设计预留变形量内,保证了该隧道岭脊核心段大变形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4.
ABSTRACT

A state-of-the-art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s of magneto-rheological (MR) suspensions for improving ride comfort, handling, and stability in ground vehicles is discussed for both road and rail application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discovery and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of MR fluids is presented, followed by some of the common methods for modelling their non-Newtonian behaviour. The common modes of the MR fluids are discussed, along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luid in valve mode for ground vehicles’ dampers (or shock absorbers). The applications span across nearly all road vehicles, including automobiles, trains, semi-trucks, motorcycles, and even bicycles. For each type of vehicle, the results of some of the past studies is presented briefly, with reference to the originating study. It is discussed that Past experimental and modelling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MR suspensions provide clear advantages for ground vehicles that far surpasses the performance of passive suspension. For rail vehicles, the primary advantage is in terms of increasing the speed at which the onset of hunting occurs, whereas for road vehicles – mainly automobiles –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are in terms of a better balance between vehicle ride, handling, and stability. To further elaborate on this point, a single-suspension model is used to develop an index-based approach for studying the compromise that is offered by vehicle suspensions, using the H2 optimisation approach. Evaluating three indices based on the sprung-mass acceleration, suspension rattlespace, and tyre deflection, it is clearly demonstrated that MR suspensions significantly improve road vehicle’s ride comfort, stability, and handling in comparison with passive suspensions. For rail vehicl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using MR suspensions with an on-off switching control can increase the speed at which the on-set of hunting occurs by as much as 50% to more than 300%.  相似文献   
35.
以景(德镇)婺(源)黄(山)高速公路姚村坦连拱隧道施工中出现的险情为例,结合地表沉降、洞内净空收敛及拱顶下沉进行观测及现场观察,针对隧道出口段围岩失稳导致中导洞右侧工字钢严重内敛现象进行了动态预报,从而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争取了时间,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以此进一步说明了监控量测在隧道修建过程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6.
林志强 《水运工程》2015,(7):161-166
针对竖向排水板中有效真空压力分布模式存在的争议,基于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对真空度和负压概念加以分析,指出排水板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量便是有效真空压力大小。通过计算排水板中孔隙水的总势能,并利用水具有趋向于更低能量状态的趋势原理,分析了孔隙水的运动机制及流动全过程,进而得到有效真空压力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排水板中有效真空压力变化规律与初始地下水位、膜下真空度及排水板变形量紧密相关;有效真空压力的简化分布模式为折线形,转折点在与初始地下水位线交汇处;在地下水位线以上时,有效真空压力变化大,衰减梯度达10 k Pam;在地下水位线以下时,有效真空压力基本保持不变;排水板变形量越大,排水阻力越大,如果出现折管现象,可能导致膜下真空压力无法向下传递。  相似文献   
37.
防空武器装备作战任务重、遭受打击强,给装备保障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分析了其战场环境下受损规律的基础上,对防空武器装备战场抢修任务组织实施流程进行了研究,并运用Ex tendSim平台进行了仿真,对进一步开展防空武器装备战场抢修组织决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8.
王兵  杨为民  王辉  李占强 《公路》2007,(10):101-105
基于现场调研和室内测试,详细研究了青兰高速公路邯郸~涉县段沿线北八特采空区地表塌陷特征,分析了地表塌陷形成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该区地表塌陷形成的宏观和微观机理。这项研究可为拟建高速公路采空区治理方案的选择,以及路基路面、桥梁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综合交通枢纽智慧停车场的建设可以实现枢纽客流的快速疏散,提高枢纽运行效率,降低管控压力。目前交通枢纽停车场的建设更注重停车场自身运营管理中智慧系统的建设,但对旅客停车出行链缺乏一体化融合,对周边交通缺乏一体化协同,并出现多主体管理缺乏信息交互的情况。结合智慧停车场功能需求,研究实现功能需求的关键技术,希望为综合交通枢纽智慧停车场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40.
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的南京砂,使用GDS动三轴系统分别在地震荷载和地铁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进行动三轴试验,研究人工冻结对南京砂液化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并判别2种荷载对南京砂冻结施工的潜在危险.结果 表明:在地震荷载和地铁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冻融循环均会明显降低南京砂的刚度和抗液化能力,首次冻融最为明显;冻融次数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