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27篇
公路运输   144篇
综合类   122篇
水路运输   92篇
铁路运输   38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由目标事件激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分簇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分簇协议。着重研究了簇头竞选,成员招募和簇重组等关键环节,在簇头竞选机制中,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了节点接收信号强度,剩余能量以及与汇聚节点的距离等因素的竞选方案。在簇成员招募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需求的自适应簇范围划分方法,约束了簇的规模,降低了簇内通信的能耗。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有效地节省节点能量,延长网络寿命,尤其适用于汇聚节点距离网络较远的情况。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一种基于时间信息TOD的跳频通信系统,重点分析了时间信息TOD的格式设计和作用,描述了TOD的产生原理,建立了包含TOD同步系统的跳频通信模型,设定仿真条件,在Simulink工具中,得到了预期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为下一步研究对跳频通信系统的干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为揭示我国新研究设计的60N钢轨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运用常用的迹线法,以LM型和LMA型车轮踏面为例,对60 kg/m钢轨(简称60钢轨)和60N钢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及其对轨底坡和轮对摇头的适应性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60钢轨,60N钢轨与LM型和LMA型踏面匹配时,轮轨接触点在钢轨上位于钢轨中心位置附近,同时不会在钢轨轨距角附近出现轮轨接触,且在发生轮缘接触前,60N钢轨相比60钢轨对应的等效锥度随着轮对横移量变化很小,说明60N钢轨有效的改善了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同60钢轨,60N钢轨对于LM型车轮踏面,当轨底坡为1/20时匹配更佳,对于LMA型车轮踏面,当轨底坡为1/40时匹配更佳,而摇头角对60钢轨和60N钢轨的影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4.
富水红砂岩与大粒径砂卵石复合地层其骨架效应显著,且大粒径漂石随机分布,极易导致盾构施工过程中出现刀盘卡停等故障。本文以兰州2号线公定区间盾构刀盘卡死故障为例,结合工程实际分别从水文地质条件、盾构机性能、刀盘布局等方面分析刀盘卡死原因,并针对性提出渣土改良、盾构机自身减负及消除围岩对刀盘握裹力等技术处理措施,成功解决了红砂岩与大粒径砂卵石复合地层中盾构机卡顿问题,避免了进仓或地面加固后处理工序,实现了工期及成本效益双丰收,对同类型工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桥头跳车现象的产生机理及其危害的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防治措施,并对此防治措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6.
对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PK、LDH、GOT和LAP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CPK和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GOT和LAPI活性升高不明显(P>0.05),至于血清酶活性对判断急性颅脑损伤的脑损伤程度和患者预后的价值有待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47.
采用对照试验,对实验性犬脑损伤进行等容量血液稀释(IHD)治疗后,分析研究损伤灶周的病理学改变,以判别IHD疗法对急性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实验选用32只犬,以钟摆式打击器制成脑挫裂伤模型,随机分4组:对照组,常规组,常规+低右组及IHD组。实验结束对损伤犬脑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半定量计分。结果显示,IHD组损伤灶周围脑水肿及急性损伤反应明显轻于其他组。研究表明IHD法治疗急性脑损伤能减轻脑水肿及继发性脑损害,且不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及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48.
霍金龙 《北方交通》2006,(12):50-52
较详细的分析了桥头跳车病害产生的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公路桥头跳车产生机理的分析 ,提出解决桥头跳车应注意的几项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0.
介绍了南京长江四桥首级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特点.对如何采用当前测绘新技术布测特大型桥梁首级控制网并提高其成果精度、可靠性等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探讨,可供类似精密工程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