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篇
  免费   171篇
公路运输   573篇
综合类   227篇
水路运输   85篇
铁路运输   188篇
综合运输   278篇
  2025年   45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轨道车辆微动塞拉门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针对现行城市轨道车辆上使用塞拉门系统“关门难”的现象,分析了乘客拥挤情况下门系统的受力状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按照欧洲及国际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微动塞拉门:在最大防挤压力相同的前提下,微动塞拉门关门时门系统能够承受的人体阻力接近现行塞拉门的4倍;且由于微动塞拉门的塞拉距离减小,拥挤的乘客作用在门板上的人体阻力显著降低,约为现行塞拉门的1/5。从而解决了塞拉门“关门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故障测试是零件的重要测试之一,但在整车上故障测试则存在极大的限制.文章基于CANoe及CAPL语言实现的复杂报文发送功能,讨论CANoe和CAPL语言在纯电动汽车整车级故障测试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动态环境下无人自动驾驶车辆控制的非线性、时变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行为融合的无人驾驶车辆的智能控制策略。根据车辆行驶基于模糊逻辑方法设计了一系列的基本行为模式,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分别建立各行为模式控制器,进而对车辆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控制。在行为选择机制设计中,对常用的行为竞争和行为融合2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后,提出限制各行为模式的使用范围,通过各行为的控制和融合,既达到有效避障,又能完成行驶目标的目的。通过几种典型障碍物环境下的避障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铁道车辆结构强度可靠性和安全性技术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永翔 《铁道学报》2003,25(2):92-97
铁路运输正向高速、重载发展,结构强度可靠性与安全性技术是其中关键课题之一。在探讨现状基础上,预测了发展趋势。阐明了名义应力法较难合理应用于有限元分析结果和现场应变计检测结果;作者等人的试验工作揭示了材料循环应力 应变(CSS)响应存在分散性现象,这是现有理论与方法尚未涉及的领域。建议考虑随机CSS关系,建立局部应变强度可靠性理论体系、开展寿命周期理论研究,提升综合效能、创建车辆强度可靠性与安全性标准等3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声强理论在高速铁道车辆噪声测试与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岩  张晓排 《铁道学报》2003,25(6):45-48
运用声强理论知识,根据对国外高速铁道车辆进行的运行噪声测试和分析,确定了在不同工况、不同运行速度、不同测试位置时的高速铁道车辆车内噪声分布规律,对我国进行高速铁道车辆防噪降噪设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制定限速是防止超速的一项重要措施。文中介绍了可变限速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作原理以及应用情况。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了大车的时间分布规律,对车流速度以及速度差的影响。介绍了基于大车比例的可变限速值确定的流程及限速数值,建立起大车比例与运行速度的关系。可变限速的实时性可以提供给驾驶员更准确的路况信息。  相似文献   
7.
王晓娟 《时代汽车》2022,(4):107-108
随着全球能源和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是解决中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措施,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就会越来越广泛。对于不同技术的前景,产业界和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讲述了我国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机遇,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最后,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安全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A fault classific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has been applied to an electric vehicle. Potential faults in the different subsystems that can affect the vehicle directional stability were collected in a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Similar driveline faults were grouped together if they resembled each other with respect to their influence on the vehicle dynamic behaviour. The faults were physically modelled in a simulation environment before they were induced in a detailed vehicle model under normal driving conditions. A special focus was placed on faults in the driveline of electric vehicles employing in-wheel motors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type. Several failures caused by mechanical and other faults were analysed as well. The fault classification method consists of a controllability ranking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al safety standard ISO 26262. The controllability of a fault was determined with three parameters cove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longitudinal, lateral and yaw motion of the vehicl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analysed and the fault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controllability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It was shown that the controllability decreased specifically with increasing lateral acceleration and increasing speed. The results for the electric driveline faults show that this trend cannot be generalised for all the faults, as the controllability deteriorated for some faults during manoeuvres with low lateral acceleration and low spee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generic and can be applied to various other types of road vehicles and faults.  相似文献   
9.
利用有限单元法对一款冲压铆接自卸车车架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得到该车架在典型极限工况下的变形和应力,结果表明该车架强度合理,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王峰  方宗德  祝小元 《汽车工程》2011,33(9):805-808
为某纯电动汽车提出一种新型的包括一调速电机和行星减速机构的动力传动装置,对其电机和传动装置的参数进行合理选择和匹配计算,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整车动力性能的仿真,对传动装置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满足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