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2篇 |
免费 | 16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73篇 |
综合类 | 227篇 |
水路运输 | 85篇 |
铁路运输 | 188篇 |
综合运输 | 27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5篇 |
2024年 | 97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122篇 |
2021年 | 128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91篇 |
2011年 | 65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采用AVL全流采样(CVS)系统,对2台国Ⅴ车用重型柴油机进行了ESC和ETC循环试验,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设备对颗粒物中的可溶性有机物(SOF)和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采用DOC+DPF和SCR两种技术路线柴油机的SOF和PAHs及其组分,对它们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无论是ESC循环下还是ETC循环下,DOC+DPF路线发动机PM排放中SOF含量以及PAHs排放总浓度都要明显低于SCR路线发动机,PM中菲和芘的浓度会降低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12.
113.
现如今,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电气设计,得要顺应现代化实际需求与发展趋势.在后期发展阶段之中,新能源汽车会引领着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当然也可以凸显出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优势.因此在新能源项目发展阶段之中,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实施电气设计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电气设计. 相似文献
114.
115.
在背景亮度为1 cd/m2的晚上,摩托车及汽车驾驶员无论使用近光灯、转向信号灯或专用昼间行驶灯,在各交汇距离相对上升对比度阈值小于2时,均不会产生炫目,不会影响对向行驶摩托车驾驶员的观察和判断能力;而摩托车和汽车远光灯在任何距离时的相对上升对比度阈值远远大于2时,在摩托车和摩托车交汇时,会产生炫目,造成交通行驶隐患. 相似文献
116.
为分析信号控制交叉口两种左转非机动车过街模式(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一体化模式以及行人和非机动车一体化模式)的适用条件,在动态交通条件下,定量分析两种模式对典型两相位和四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效率和安全性的单独与综合影响.在通行效率方面,选取机动车通行能力作为评价指标;在安全性方面,引入一个可比选交通设计方案的指标——交通当量冲突.通过理论与实例分析,从通行效率和安全性两方面给出了两种模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在上述方面均有单独优势;两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在相应的左转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交通量条件下两种模式均能同时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四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两种模式均不能同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7.
以南京地铁1号线车辆的在线检测系统中的受电弓在线监测系统为主要对象,论述其组成结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在线检测系统通过图像采集、分析,实时反馈列车受电弓的工作状态;利用图形分析技术,及时发现受电弓故障并立即报警,避免弓网事故的发生。实际使用表明,该系统可以降低受电弓检查的成本,提高受电弓检修的效率,避免受电弓带故障运行,提升运营质量,保证正线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18.
119.
为了解决传统匝道控制车流汇入时车辆需要减速至停止,从而造成延误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网联车环境下的高速匝道汇入车辆轨迹优化的两阶段优化模型,其中,第1 阶段优化车辆进入匝道口的时序;第2 阶段基于第1 阶段的最优时序,优化车辆轨迹. 根据所构建的模型设计了一种启发式算法优化车辆通过匝道冲突区域的时序,然后结合 GPOPS工具优化车辆的轨迹.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到20 min 随机到达的车流,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先进先出的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使总延误减少59.7%,总油耗减少10.5%,说明该方法能够实现车辆以较高的速度通过匝道冲突区域,有效地减少了车辆汇入延误,同时也节约了油耗. 相似文献
120.
以某型地铁车辆为研究对象,对其司机室骨架结构进行设计与评估验证。根据评估标准,提出骨架结构的设计思路,并基于有限元仿真计算,对3种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对整车样车结构进行准静态压缩工况的试验,分别测试压溃力和防撞柱各高度的位移值,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并与评估准则的条件进行对比,发现该设计方案能够满足所有的设计要求;最后,对试验工况进行有限元模拟,并对试验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