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18篇
  免费   724篇
公路运输   5614篇
综合类   4036篇
水路运输   1334篇
铁路运输   1438篇
综合运输   420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473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956篇
  2013年   764篇
  2012年   1110篇
  2011年   1210篇
  2010年   957篇
  2009年   805篇
  2008年   923篇
  2007年   1093篇
  2006年   862篇
  2005年   545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李传龙 《铁道机车车辆》2007,27(B10):15-16,35
东风4D改进型调车机车是一种大功率调车机车,机车轴式为C0-C0,轴重为25t,主要用于大秦线万吨牵引的调车作业。介绍了该车转向架的总体布置、主要技术参数及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22.
我国船舶大功率柴油机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明志 《上海造船》2006,(3):19-20,23
分析对比了国内外船舶大功率柴油机的现状、技术发展趋势及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我国发展船舶大功率柴油机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3.
浅层地下水开采对高速铁路工程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目的:研究掌握浅层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特征及其对高速铁路工程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与工程措施,供高速铁路勘测、设计及施工参考。研究方法:结合华北平原地面沉降情况,建立浅层地下水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的固结沉降模型。研制离心场中地基抽水的模拟和测量系统,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测量抽水过程中粉土地基孔隙水压力和沉降的变化及分布规律,并对比分析了对不同型式桥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浅层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机理进行初步分析,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探讨了浅层抽水引起地基沉降的过程和特征,评价了地基不均匀沉降对特殊桥梁形式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对策。研究结论:浅层地下水开采造成的不均匀沉降对高速铁路工程的影响较大,需通过控制线路附近地下水开采、采取适宜的工程结构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24.
从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各个方面查原因、找对策,总结对道路施工平整度的控制,特别是沥青路面施工平整度控制的经验,为公路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为选择适应工程机械使用特点的柴油机,对工程机械配套的柴油机选型方式进行了概括分析,着重介绍在柴油机对比选择时的关键性能参数。说明了工程机械用柴油机抗过载能力的特殊要求,总结出通过性能参数和曲线的对比来匹配选择柴油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高强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高强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对非线性分析中裂缝的模拟、钢筋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及其非线性问题求解方法的改进进行研究,提出了适用于高强混凝土的本构曲线,并将混合法用于非线性问题,为高强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苏祖平  欧阳华林 《公路》2006,(9):107-111
通过平板抗裂试验,研究了海工耐久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采用RCM法研究了海工耐久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的能力。结果表明,使用P.Ⅱ42.5(R)硅酸盐水泥、Ⅱ区中砂、5~25 mm碎石、Ⅰ级或Ⅱ级低钙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及新一代高性能高效减水剂,可以配制出C 50~C 60海工耐久混凝土。  相似文献   
28.
用高温超导线圈和常导线圈构成的混合式电磁悬浮系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常导电磁吸力悬浮系统悬浮气隙小、悬浮功率大,电动斥力悬浮系统不能实现静止悬浮、磁场污染大。由于受电流变化率限制,单独采用高温超导线圈构成的电磁吸力悬浮系统不能实现稳定悬浮。经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用高温超导线圈和常导线圈构成的混合式电磁吸力型悬浮系统方案。采用这种混合式悬浮方案可增大悬浮气隙、实现稳态"零"功率悬浮、减轻车体重量、降低制冷费用、且无磁场污染。  相似文献   
29.
京秦线提速路涵过渡段动力仿真与试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京秦线提速改造工程进行了列车 路基动力仿真计算。在不同速度条件下,通过对路涵过渡段加固前后状态下机车车辆运行安全舒适性指标、轨道及路基主要动力性能指标的分析计算,对京秦既有线路涵过渡段提速到200km/h的适应性及加固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相应评价意见与建议,并与随后的实车试验进行了对比。试验测试结果验证了仿真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0.
Lamble  Dave  Rajalin  Sirpa  Summala  Heikki 《Transportation》2002,29(3):223-236
This paper reviews two road-user surveys on the use of mobile phones on the road in Finland where the mobile phone ownership rate is highest in the world (70% in August 2000). From 1998 to 1999 the proportion of drivers that chose to use a mobile phone while driving rose from 56% to 68%,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phone using drivers who experienced dangerous situations due to phone use rose from 44% to 50%. The proportion of drivers who used their phones in some way to benefit safety on the road remained at about 55%. The youngest, novice drivers had the highest level of phone usage of all age categories. Over 48% of the interviewees believ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ban the use of hand-held mobile phones while driving, and another 27% believed that all types of mobile phone use should be banned while driving. Those drivers who used their phones the most each day were more likely to want some form of restrictions, than those who had lower usage. This is a strong message to the elected lawmakers and raises the problem of exactly how regulatory bodies would go about controlling the future growth of new driver support and non-driving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 road vehicl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legislating for hands-free use only would be a reasonable course of action. Mandating that the current generation of equipment should be optimized for hands-free use should result in future generations of in-vehicle equipment also being optimized for hands-free use as a minimum criter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