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7篇
公路运输   86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38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生物岛-大学城沉管隧道最终接头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建飞 《隧道建设》2007,27(3):43-46
最终接头的位置和选型对沉管隧道的工期和造价有较大影响,以生物岛-大学城隧道最终接头的设计实例,介绍了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
沉管隧道主体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海军 《隧道建设》2007,27(1):46-50,69
从管段分节、起浮与干舷、抗浮、结构强度及连接技术方面对沉管隧道主体结构设计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各部分的设计思路、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总结了在沉管隧道主体结构设计时认识到的关键技术,可为今后的沉管隧道主体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沉管隧道管节线形控制是沉管安装施工的一个重要工序。综合世界上具有标志意义的沉管隧道管节调位方法进行分类和比较,较完整地阐述世界各大沉管隧道的管节线形调整工艺,对沉管隧道管节线形控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4.
沉管法工艺隧道,沉管预制在干坞内进行,叙述了干坞坞口结构施工技术,介绍了钢管桩墙加工与安装,钢管桩外辅助止水措施。针对施工难点和风险,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屏蔽了风险,保证了坞口止水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45.
谢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294-295,301,3
天津中央大道海河隧道为北方地区首座沉管法施工的隧道。该文分别从管段平面形态、河床形态与航道要求、干舷高度、拖运沉放、干坞规模及管段接头位置等多方面比较了不同管段分节方案的优缺点。分析表明,两节管段方案在接头数量和干舷高度等方面有优势,而三节管段方案在沉管管段浮运和干坞选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最后通过综合比较,推荐采用三节管段方案作为工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6.
介绍韩国釜山—巨济岛连接线沉管隧道基础工程,采用平台式深水铺设整平船铺设整平的施工技术,为沉管隧道基础整平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
基于有限体积法建立描述不可压缩粘性流体三维运动的数学模型,引入浸入边界法的无滑移固定壁边界条件和大涡数值模拟的Smagorinsky.Lilly亚格子模型,针对层流(Re=100)和湍流(Re=3900)状态下的圆柱绕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有效模拟非定常圆柱绕流流场的形态。在层流状态下圆柱体下游存在形态清晰的卡门涡街结构且无明显的掺混现象;在Re=3900的湍流状态下圆柱下游的掺混现象显著增强,圆柱下游约1.0D处的脉动强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8.
高翔  吴德兴  郭霄 《隧道建设》2015,35(Z2):209-214
宁波甬江沉管隧道是我国大陆第一座水底软土地基沉管隧道,1995年建成通车。本文介绍了甬江沉管隧道的设计、施工、运营及大修概况,分析了隧道沉降和结构病害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9.
崔晟东 《交通标准化》2009,(11):114-117
CFG桩即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它吸收了振冲碎石桩和水泥搅拌桩的优点,充分发挥了桩间土的承栽能力。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治中,通常采用振动沉管灌注工艺,其施工工艺简单,处治效果明显,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0.
Deformation of two-dimensional red blood cell in linear shear flow is simulated using the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in which the cell is modeled as a force source instead of a real body. The effect of three constitutive laws, i.e. Hookean, Neo-Hookean and Skalak elasticity, on the deformation is studied by simulating the cell movement in two linear shear flow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the constitutive laws gets more obvious as the shear rate increases. Both the aspect ratio and the inclination of the steady shapes get bigger,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eriods of the cell tank-treading motion become larger. For the same shear flow, the period with Hookean elasticity is less than the period with Neo-Hookean elasticity and bigger than the period with Skalak elasti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