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5篇 |
免费 | 16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649篇 |
综合类 | 548篇 |
水路运输 | 375篇 |
铁路运输 | 365篇 |
综合运输 | 1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83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57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153篇 |
2013年 | 123篇 |
2012年 | 169篇 |
2011年 | 178篇 |
2010年 | 142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158篇 |
2006年 | 100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时期,在城市建设进程中,通过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将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光谷广场地下综合体在建设过程中,针对大型综合深基坑支护稳定、地表建筑物结构安全、既有枢纽交通不中断、复杂地下管线迁改、市区施工环保达标等问题,提出并应用了基坑开挖可视化交底、围护桩干法灌注、多层深基坑不平衡支护、围护结构爆破拆除等多项关键技术,显著减少了大型基坑工程开挖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及对周边交通的影响(不中断交通),实现了各类管线的顺利迁改,为以后城市地下交通枢纽综合体设计及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今后城市地下立体多元化交通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32.
西镇站~青岛站区间TBM掘进隧道开挖线净距逐渐变小,左右线隧道开挖线净距由6 m逐渐减小,左右线出洞处隧道开挖线净距最小为0.56 m。右线TBM隧道先行掘进施工,待左线TBM掘进时,左线TBM撑靴需要的顶推力会对右线隧道洞壁产生较大反力,将会对小净距隧道先行掘进隧道管片及周边围岩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合理控制掘进技术参数,采取对先行洞安装可移动式台车支撑体系和管片背后注浆等措施,对先行隧道管片及周边围岩进行加固,同时加强对先行隧道管片及可移动式台车支撑体系监控量测,确保左线TBM掘进顺利通过了小净距段。 相似文献
233.
234.
基于广州深层排水隧道,介绍了一种新型聚氯乙烯(PVC)内衬结构,可增强盾构排水隧道的防水和防蚀性能。当管片发生环内变形和环间错台时,盾构隧道接缝位置的PVC内衬处于不利受力状态,故针对PVC防水防蚀内衬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拉拔试验对PVC内衬与管体之间键的连接可靠性进行研究,通过纵缝压弯试验和环缝剪切试验分别对盾构管片发生环内变形和环间错台时PVC内衬本体和焊缝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能力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VC防水防蚀内衬具有与管片衬砌结构协同变形能力,其力学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35.
以石河子独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抗震模型,采用反应谱法及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该桥进行抗震分析,并将二者的结果进行对比。采用三角级数人工合成法生成人工地震波,计算结果与反应谱法基本接近。为研究纵向约束体系对独塔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对于刚构体系、漂浮体系、竖向支承体系、竖向支承加弹性索体系和竖向支承加黏滞阻尼器(FVD)体系等不同纵向约束体系独塔斜拉桥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抗震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活动支座作为竖向支承时,支座摩阻力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较大的提升,计算时应考虑其影响;竖向支承加FVD体系是相对最优的纵向抗震约束体系。 相似文献
236.
城市轨道交通小净距隧道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贵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5(6):97-99
城市轨道交通小净距隧道中间岩柱体厚度远小于普通分离式双洞隧道,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较为复杂。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与两隧道间的净距有很大关系,如何合理地确定小净距隧道支护参数及施工步骤,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已成为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结合南京地铁小净距隧道围岩的受力、变形特点,对小净距隧道的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为大跨小间距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7.
基于深部巷道工程由于其复杂的赋存条件和应力环境使得浅部工程的支护技术和方法不能满足深部巷道工程的需要,采用松动圈理论对冬瓜山采矿巷道进行支护设计.通过对松动圈支护理论及松动圈测试进行研究,将不同地方围岩破坏情况(松动圈值)分为松动圈基准值(Lp1)和关键点松动圈值(Lp2),作为支护参数设计的量化指标,对巷道不同地方采取有区别的支护.将其运用于深部采矿巷道支护工程实践,通过现场位移监测验证了松动圈支护技术在深部工程应用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38.
赣州至龙岩铁路梅花山隧道进口段地势低洼,且埋深较浅,洞口偏压,采用水平导向跟管钻进法一次性完成60 m长管棚超前支护,该施工技术可有效解决大管棚搭接及工作空间无法在超浅埋地段实现的难题,为类似山岭隧道的超浅埋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39.
介绍了支架平移施工要点和方法,支架平移施工简单,技术容易掌握,能够缩短施工工期和节省投资.在地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40.
介绍一种采用“桥路一体化设计”的新方法 ,即在桥梁设计中采用无台身钢筋混凝土实体桥台及在桥墩上设置可升降式支座的措施来防止桥头跳车 ,这种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桥台和台背路基填土的刚柔过渡问题 ,消除桥头部位在通车以后产生工后不均匀沉降 ,较彻底、简便、快速地解决桥头跳车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