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3篇
  免费   358篇
公路运输   2115篇
综合类   1811篇
水路运输   1405篇
铁路运输   1512篇
综合运输   29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683篇
  2011年   677篇
  2010年   541篇
  2009年   484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638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文章结合帷幕注浆技术在贵阳绕城公路西南段大河边特大桥大规模溶洞施工处理中的应用实例,提出了岩溶地区帷幕注浆的设计方案与施工技术要点,对同类施工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92.
文章结合G206国道宿州至怀远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施工实例,介绍了冲击碾压施工的原理、特点、质量控制措施及安全文明施工注意事项,并分析了冲击碾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类似工程的改造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3.
文章结合渝湘高速公路共和乌江特大桥工程实例,从管道定位、穿束、预应力张拉、灌浆及封锚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箱梁预应力施工的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为今后类似桥梁工程的预应力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94.
文章以梧州西江大桥箱形拱桥为例,在对桥梁结构进行外观检测的基础上,利用Midas Civil 2010建立模型,通过静载和动载试验分析了该桥的承载能力及结构力学特性,提出了相应的维修加固措施,并探讨了维修加固处理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295.
绿色和智能是当前船舶技术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提出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概念,并介绍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内涵、特点和系统构成;然后,从船舶航行、动力和推进3个方面分析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船舶的创新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引领船舶技术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96.
翁丽贞 《船舶工程》2020,42(S1):230-231
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船舶物流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因,进而提出了船上物流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总体发展方案,尤其是融合发展策略,将助推船舶物流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97.
针对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抛投效率低、成本高、准确度低、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建立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抛投漂移距离的数学模型,得出抛投高度、水深、水流速度、透水框架阻水面积等参数对漂移距离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大框架、多转轴的空中自动同步脱钩抛投吊具,增加每次抛投透水框架的数量,并采用GPS引导抛投船舶精准定位,对抛投作业过程进行实时控制。结果表明,此种抛投装置可提高透水框架抛投的准确性,且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298.
段清超  刘涛 《隧道建设》2019,39(Z1):180-187
为解决传统监测技术单点监测无法满足软岩隧道整体性变形监测的局限性,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软岩隧道整体性变形监测试验,从隧道结构的变形时间、变形空间分布及变形量进行整体分析。首先建立全站仪和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误差模型,分析三维扫描监测技术与传统隧道监测技术的特点,通过平面标靶和棱镜靶球精度试验得出平面标靶最佳入射角范围小于60°,棱镜靶球自动提取距离不大于45 m,作为测站设置和控制点布设的依据; 然后以渭武高速木寨岭隧道2号斜井工程为依托,开展软岩隧道三维扫描变形监测技术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中台阶开挖支护前已发生较大变形,最大变形位置为左侧上台阶与中台阶交界处,空间分布呈左大右小,试验段最大累计变形达0.48 m,下台阶及时封闭成环及2层初期支护有利于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299.
卢松  汪旭  李苍松  丁建芳 《隧道建设》2019,39(8):1255-1261
为实现TBM施工隧道的实时地质预报,以TBM刀盘滚刀破岩震动作为震源的HSP法地质预报技术为基础,通过分析TBM施工工艺与机身结构特点,对HSP系统硬件和软件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小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并搭载于TBM上进行智能控制。在TBM掘进过程中,首先,通过隧道轮廓位置的检波器连续或高频次地采集地震反射波信号; 然后,经系统软件对数据的自动处理,实时获取掌子面前方地层反射特征参数图谱; 其次,通过智能识别技术完成对不良地质反射界面的有效拾取与判识; 最后,实现不良地质的探测。通过对适于TBM施工的HSP法实时预报技术进行优化设计,实时探查前方地层不良地质(体)位置、规模与性质,为TBM的高效施工起到一定的推助作用。  相似文献   
300.
基于喜马拉雅山区域某软硬岩性互层地质条件下的深埋隧洞工程,为解决该区域TBM施工过程中的岩爆问题,统计分析了TBM施工过程中的岩爆特征;在施工过程中开展了多种岩爆规避试验,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法: 1)岩爆风险巡查常态化; 2)超前地质预报和超前处理措施相结合; 3)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合理化; 4)掘进参数动态调整。在后续的施工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