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7篇
  免费   760篇
公路运输   2936篇
综合类   3037篇
水路运输   426篇
铁路运输   465篇
综合运输   143篇
  2025年   109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541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554篇
  2011年   634篇
  2010年   515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461篇
  2007年   521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针对橡胶沥青性能稳定,却由于缺乏配套的施工设备而无法在公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现状,对橡胶沥青洒布车的设计、开发及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得出:橡胶沥青洒布设备有利于橡胶沥青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2.
旧沥青路面裂缝是对加铺层使用性能及寿命造成影响的最直接原因,而现有的加铺层设计方法对此考虑较为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设定旧沥青路面开裂宽度和深度变化范围,系统研究了旧路开裂状况对沥青加铺层结构荷载内力及温度内力的影响规律,从而为旧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根据实测车轮接地压力简化分布形式,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PCC+AC复合路面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型,考虑最不利荷位和水平力系数进行复合路面沥青加铺层力学响应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与仅考虑垂直荷载的传统分析相比,不同的力学指标对应的最不利荷位不同。考虑水平荷载后各力学响应指标随着水平力系数的增加而快速增大,影响程度从高至低依次是最大拉应力、最大拉应变、接缝两侧的弯沉差、MISES等效应力、最大剪应力;当水平力系数≥0.2时,加铺层中的最大拉应力和拉应变的位置将由层底转到层表(增加“表”字)面,此时加铺层表面比层底更容易产生张拉裂缝。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废旧塑料和增粘剂合成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MPE,改性剂采用后添加工艺,即在沥青混合料拌和时直接投入,不需要经过加工厂对沥青的改性。在不同MPE改性添加剂掺量下,进行马歇尔稳定度及劈裂强度试验,得出残留稳定度及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随MPE掺量变化的曲线图;进行车辙试验,得出不同MPE掺量下的动稳定度曲线,改变拌和工艺,并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和现场取样MPE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对比,最终得出适宜的MPE掺量可有效改善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并运用高倍显微镜从微观结构上对其改性原理进行了解释。该工艺既简单易行,又经济环保。  相似文献   
105.
因国内SMA路面大多采用玄武岩、辉绿岩等岩浆岩,因其资源有限,产地稀少,以及加工、运输等原因致使成本居高不下。邵永高速公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降低工程建设造价,集料选取以"因地制宜,节约成本"为原则,上面层5cmSMA-16路面粗集料采用永州市双牌县麻江石场变质砂岩。该文详细介绍砂岩在SMA路面中的应用情况,并从原材料及集料性能、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施工技术及应用、路面交工质量评定情况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6.
该文分析了橡胶沥青的作用机理,从胶结料性质、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指标等角度,对普通沥青混凝土与橡胶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使用橡胶沥青混凝土可以显著提高路面的路用性能。文章针对目前国内橡胶沥青混凝土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为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泡沫沥青作为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中的主要黏结剂和稳定材料,研究其发泡特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泡沫沥青的发泡机理和评价方法,并对泰普克70#沥青进行室内发泡试验,通过对发泡特性曲线的分析,得到最佳发泡条件。  相似文献   
108.
沥青—集料表面能参数及其对水损害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丛林 《上海公路》2011,(4):69-72
沥青混合料水损坏是沥青路面主要破坏形式之一。运用表面自由能理论来分析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问题。表面自由能是指处于液体或固体表面的分子与它们处于内部时相比所具有的自由能过剩值。基于表界面理论,推导出沥青在矿料表面的黏附模型和水损坏模型;通过测得矿料和沥青的表面能参数指标带入模型分析得出,沥青在矿料表面的黏附趋势以及发生水损坏的趋势;讨论了沥青和矿料的表面能参数对黏附及水损坏的过程的影响,为沥青和矿料的匹配选择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针对深汕西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改善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超薄沥青混凝土(UTAC)罩面技术,分析了超薄沥青磨耗层加铺方案的适用性,明确了目标配合比设计及混合料性能评价试验关键技术指标。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证明了UTAC-10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质量均匀性。  相似文献   
110.
对黑色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封层"、"下封层"所使用的材料及施工工艺,强调了现代智能型沥青洒布车的特点及其作用.指出使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设备,重视"透层"、"下封层"材料及其洒布施工工艺是提高沥青路面修建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