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35篇 |
免费 | 25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15篇 |
综合类 | 664篇 |
水路运输 | 51篇 |
铁路运输 | 2515篇 |
综合运输 | 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72篇 |
2022年 | 112篇 |
2021年 | 187篇 |
2020年 | 200篇 |
2019年 | 155篇 |
2018年 | 97篇 |
2017年 | 155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138篇 |
2014年 | 199篇 |
2013年 | 174篇 |
2012年 | 294篇 |
2011年 | 261篇 |
2010年 | 135篇 |
2009年 | 89篇 |
2008年 | 128篇 |
2007年 | 189篇 |
2006年 | 161篇 |
2005年 | 124篇 |
2004年 | 130篇 |
2003年 | 106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宋娟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14,(2):101-105
针对列车通信网络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提出一种TCN基带信号承载高频载波信号的信道共享解决方案,采用OFDM技术与TCN总线共用同一物理介质,在基带传输低速率、高可靠控制指令的同时,叠加更高频域的多媒体数据信息,实现信道复用.利用Matlab建立了列车控制网络宽带OFDM模型,并用FPGA实现了收发机样机系统,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2.
邓鹏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4,(3):68-74
本文借鉴既有研究成果,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的优化取值问题。首先对缓冲时间的定义及分类等基本理论进行了总结,然后以某一列车初始晚点对后续列车造成的后效晚点时间总和为目标函数,研究这一总时间与缓冲时间取值的函数变化趋势,得出了缓冲时间在不同情况下的合理取值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3.
研究突发事件导致列车晚点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问题.从乘客角度出发,提出了“首站控制”和“多站协调控制”两类列车运行调整策略.考虑列车能力约束和列车区间运行时间、追踪间隔时间等运行条件约束,以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全部乘客等待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基于两类调整策略的列车运行调整模型,采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以某简化线路为算例,与不采取控制策略相比,两类策略下乘客等待时间均节省约9%,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能够为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24.
为了研究列车碰撞过程中的钩缓装置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LS-DYNA离散梁单元模拟钩缓特性的仿真方法.以某6节编组的城市地铁列车36 km/h对撞工况为例,对钩缓装置的加载、卸载以及在极限载荷下的失效脱落等现象进行模拟,并计算钩缓装置对列车碰撞工况能量吸收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模拟碰撞时列车钩缓装置的力学特性以及车钩的失效和脱落现象,并且能得到连挂列车各位置钩缓装置的输出特性、能量吸收等指标;两列车对撞后,钩缓装置在碰撞过程中吸收能量占总能量的27%.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情况,同时也介绍了我国高速列车车辆的关键技术包括流线型,轻量化,制动系统,转向架系统,安全技术及车体材料等。 相似文献
26.
列车运行图可调整度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其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8,33(4):367-371
在详细分析了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对列车晚点传播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列车运行图调整系统,对给定晚点程度的列车进行模拟调整,从而计算出列车晚点恢复率,晚点传播区大小,连带晚点时间和关键列车运行线等。指标来达到对列车运行图可高速程度优劣评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7.
28.
当列车高速通过曲线时,由于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当列车通过曲线时,固定的外轨超高不仅对列车运行速度有很大的限制,也增加了轮轨磨损,威胁到行车安全。对列车通过曲线时车体受力进行了分析,结合铁路运输设备的特点,提出了铁路曲线外轨超高智能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将面向对象的方法应用于以客运为主的单线铁路区段运行图的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通过对车站、区间、列车本身的特征和它们之间关系的分析,准确合理地将各自的属性分别加以描述,同时对关键问题的处理以及算法步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0.
精确地确定列车在线路中的位置是确保列车行车安全,更好的发挥运营效率.介绍哈夫曼算法,研究基于哈夫曼算法的列车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