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104篇
综合类   118篇
水路运输   111篇
铁路运输   68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高波  张宝华 《水道港口》2003,24(2):85-87
结合天津港 1~ 4段码头桩墩承台梁修复工程 ,介绍了对已建码头中的钢筋砼构件现场施加后张预应力的实施过程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2.
周文 《水运工程》2005,(12):93-96
介绍某码头工程3万吨级码头和5000吨级码头施工期间的沉降变位观测过程及对观测数据的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3.
周鑫  吴文启 《舰船电子工程》2005,25(3):8-11,103
在引入了姿态观测量的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中,GPS天线体坐标系与IMu所在的载体坐标系由于安装误差或其他原因不能完全重合,两个坐标系之间存在失准角,导致GPS与SINS输出的姿态信息在空间不同步,这将严重影响卡尔曼滤波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姿态测量数据空间不同步的原因,给出了静态和动基座情况下标定两个坐标系位置关系的若干方法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4.
支柱装配调整计算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新建、改造施工和运营维护作业中的一个重要的计算项目。本文 以接触网支柱装配计算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接触网支柱装配调整计算的数学模型。在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学变换 和数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适用于作业现场计算的简化算式。实践应用和对比计算证明,采用数学模型计算, 结果精确,适用于计算机编程计算;采用简化算式计算,方法简单,适用于在施工现场进行手工计算;这两种方 法均能满足支柱装配调整施工一次到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5.
柱上开关式分区所及接触网故障判别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常规电气化铁道分区所设置断路器及保护装置 ,在接触网发生故障后 ,可以通过断路器跳闸 ,实现上、下行接触网的分开 ,隔离故障区段。结合秦沈客运专线的特点 ,提出柱上开关式分区所的主接线型式 ,并较为详细地探讨了与牵引变电所配合实现接触网故障的判别与切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6.
文章针对矮塔斜拉桥的特点,结合惠青黄河大桥实际的工程经验,对矮塔斜拉桥的施工监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施工监控矮塔斜拉桥的关键技术进行重点介绍,可为同类桥梁的施工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7.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在公路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结合山西离军高速公路沙曲高架桥的实践简要总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预制施工。  相似文献   
148.
"浪龙"是采用声学表面跟踪技术(AST)进行波浪观测的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作业水深可达50 m,其采集的波高数据以各个时刻的绝对水深值表达,因此波高数据中包含了潮位的影响。文章采用线性拟合法消除了潮位对波高的影响,得到了真实的波高过程,并进一步采用自相关函数和傅里叶变换得到了波列的频谱,通过与Storm软件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9.
黄勇 《港口科技》2014,(1):17-18,32
为解决滑触线容易积碳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架滑触线粉尘在线清洁理念。介绍技术方案及项目实施情况。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现了龙门吊在高架滑触线上受电运行时在线实时清除粉尘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0.
南通狼山港区三期集装箱泊位堆场的陆域系由围垦吹填形成,地基加固采用了排水板振动碾压联合处理新技术。天然地基竖向排水板为梅花形分布,吹填砂层中铺设水平向排水板并采用分层吹填、分层铺设、分层碾压施工技术。陆域4.27万m2的地基沉降变形大部分发生在天然淤泥质粘土层中,并在地基处理后的第6个月间趋于稳定。经联合处理后的吹填砂层密实度达到稍密、中密,满足了地基抗震液化的标准及其要求。堆场地基处理竣工至今已安全使用11年,验证了吹填地基排水板振动碾压联合处理新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