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47篇
公路运输   292篇
综合类   406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由于城市交通网络中交通流固有的时间和空间关联性,交叉口间的信号控制方案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VISSIM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周期、绿信比和饱和度对邻近交叉口控制方案的影响,这种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对邻近交叉口控制效果的影响和邻近交叉口配时参数进行的调整。结果表明周期不会改变邻近交叉口的流量,但是绿信比和饱和度均会改变。3种因素都会显著地改变邻近交叉口的控制效果。而且流量的变化规律性较强,但控制效果的变化更复杂,难以事先预知。  相似文献   
122.
复杂交通区域的交通状况难以利用具体模型直接描述,而粗糙集理论能够在分析大量经验数据的基础上找到用于决策的规则。以交大东路上的行人和机动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的信号配时算法,对交大东路上的两个相邻交叉口的信号灯进行控制,提出控制规则,对该复杂交通区域进行优化和疏导,是对多交叉口交通管理与控制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3.
以常德市柳叶大道-紫缘路交叉口改造为例,通过调查现状流量和交通组织方式,从交通设计理念入手,以提高交叉口安全性和优化运行效率为目标,设计了交叉口渠化和信号控制优化方案,并对改善结果进行延误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交通改善方案使得交叉口通行能力增大了58%,车均延误减小了30%,明显改善了该路口的交通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24.
为有效缓解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可变车道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国内外在可变车道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在可变车道研究的重点并且展望了未来可变车道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对信号交叉口处可变车道控制方式和信号之间的协调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5.
信号交叉口行人步行速度是交通信号设置和安全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采集到的西安市高新区典型十字信号交叉口行人步行速度数据,通过SPSS软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布拟合、统计性描述,探讨了行人自身特性和交叉口特性影响下行人过街速度特征.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步行速度分布都符合正态分布,青年、中年和老年行人速度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同一个路口相交道路等级相差较大时,通过不同人行横道的行人平均步行速度值相差较大;最后,给出了设计步行速度推荐值.  相似文献   
126.
自2004年北京开通了我国首条城市快速公交(BRT)运营线路以来,至2012年底,全国城市快速公交(BRT)运营线路长度达1383公里,运营车辆达3975辆。而由于我国对快速公交(BRT)系统仍缺乏全面系统地了解,导致实际运营中,尤其是交叉口信号优先方面不能实现快速公交(BRT)服务效能最大化,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研究了基于快速公交(BRT)交叉口资源整合的信号优先算法,提出了建立模型的思想并构建了模型,同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本研究对提高城市快速公交(BRT)运行效率和服务效能,方便乘客出行,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可引导快速公交(BRT)系统为乘客提供更安全、更便捷地换乘服务。  相似文献   
127.
信号交叉口行人自行车交通强度状态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混合交通是造成交叉口拥堵和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便于有效的研究交叉口混合交通信号控制策略及交叉口交通仿真,提出了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绿灯时间行人自行车交通强度状态划分方法.分析了交叉口人行横道绿灯放行的交通特性,定义了人行横道绿灯放行时刻行人自行车聚集群的概念.从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的"时空资源"利用角度,提出了划分人行横道绿灯时间行人自行车交通强度状态概念及必要性,选取了行人自行车绿灯时间通过流率、绿灯时间利用率以及行人自行车绿灯时间的空间占有率三个指标作为强度划分依据,选取K均值聚类为强度状态划分方法,对人行横道绿灯时刻行人自行车交通强度状态划分为三类,分别为低强度、中等强度和高强度.结合北京市平乐园交叉口为例,进行了行人自行车交通强度状态划分.  相似文献   
128.
信号交叉口延误分析几种常用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延误是评价交叉口服务水平和车辆通行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文中引入停车延误和控制延误的概念,分别采用现场调查法、HCM2000算法以及仿真方法对停车延误和控制延误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以武汉市小东门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没计为例,应用VISSIM 4.10仿真软件对其延误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通过与点样本法、HCM2000算法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VISSIM软件在信控交叉口延误计算分析中具有较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可以作为交叉口延误分析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9.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叉口是城市交通中的瓶颈,而交叉口的渠化设计是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重要方法。为使交叉口渠化设计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分析平面交叉口渠化的适用条件和特点,归纳20种交叉口渠化的设计方法,提出较为系统的交叉口渠化设计的步骤和流程,并以浙江省上虞市人民中路一舜杰路交叉口为例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0.
分析了信号交叉口的机动车和行人的运行特性,考虑了行人过街与机动车运行的相互影响,为满足行人的安全过街,在两相位交叉口信号配时中加入行人行走的迟起、早断时间。考虑行人过街的需求,在信号配时中将行人过街的最大延误时间以及行人过街的总延误纳入到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模型中,提出以周期、停车率、饱和度、排队长度、行人最大允许延误时间、机动车最大允许延误时间作为约束条件,以机动车和行人的总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交叉口信号配时的优化模型,给出求解方法,为信号交叉口的优化配时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