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106篇
公路运输   295篇
综合类   104篇
水路运输   190篇
铁路运输   204篇
综合运输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陈述了一套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汽车在寒冷的天气行使前挡玻璃结上雾水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的问题,并且车窗常常关闭,阻碍了驾驶室的通风。该系统还可以保证室内空气流动、更换的畅通。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在不同的水文地质和施工条件下,太中银铁路控制性工程——吴堡黄河特大桥主3#、4#、5#、6#墩的基础施工,有效地将水电行业常用的高压旋喷防渗技术与桥梁传统施工技术相结合,成功地解决深埋置基础基坑支护和防渗等难题施工。  相似文献   
83.
公路隧道通风中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的确定对于风机正常经济的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射流风机工作原理和隧道内流态进行分析,依据射流力学的有关原理找到了影响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的因素和计算方法。确定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的计算方法通过工程类比和CFD软件数值模拟验证,符合真实情况,可为今后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的确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4.
为了确定一种送风井位于隧道中部,隧道内需风量存在分区段变化的半横向通风方式计算方法,以厦门海沧疏港通道-芦澳路城市地下互通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风道内的压力分布进行研究,并对比送风井位置对风机压力的影响。研究通过在风道末端与风道内任意断面建立一元伯努利方程推导风道末端风速为0和风速不为0 2种情况下风道内的压力分布求解公式,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根据研究结果,送风井位于隧道中部时,两侧风道始端全压可以视为相等,送风机提供满足通风压力较大一侧所需全压即可实现整个隧道的有效通风,该通风方式在增大通风长度适应性以及减小风机功率,以及提高经济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85.
杭州地铁2号线钱塘江江北风井工程紧邻钱塘江北岸大堤,地质情况复杂,涉及到的承压含水层为圆砾层,基坑降水难度较大;周边还有交通银行、庆春路隧道等重大建构筑物,对环境保护要求高.针对这些特点,详细介绍和分析了该工程承压水治理方案,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6.
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中,大功率设备起动时电压下降的计算是电气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关系到整个系统是否能安全合理地运行,并牵涉到变电所、跟随式变电所以及环控电控室的布置,最终影响建筑专业的房间布置。对远端隧道风机起动时电压下降的计算作了理论分析,并以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体育中心南站为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和校验,供同行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7.
隧道施工压入式通风效果分析及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隧道台阶法施工压入式通风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参数优化措施,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隧道三维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上台阶不同开挖长度及风管不同布设位置下流场特性的对比,分析了通风系统各参数对通风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台阶的存在改变了射流发展一般性,射流主体提前收缩,有效射程减少;上台阶长度越短,射流有效射程越大,涡流区域覆盖范围越小;风管沿侧壁布设且管口至掌子面距离在5~10m时,通风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8.
通风冷却技术是100%低地板轻轨车混合动力电源箱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现基于模块化设计原则,进行了混合动力电源箱的结构设计,冷却方案采用强迫风冷方式。通过分析温升试验结果,并结合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针对原方案进行了优化改进。新方案通风散热能力更佳、防护等级更高,更具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昆明地区典型车站站台公共区及轨行区排烟系统方案的现场试验研究,得到关于昆明地区采用不 封闭式站台门制式的站台层排烟及车站轨行区排烟的数据。结果表明,采用区间隧道通风系统纵向通风形式替代 传统的车站轨行区半横向通风形式,同时配合车站站台公共区排烟系统的联动运行,同样可满足地下车站站台公 共区及轨行区的排烟需求,通过设计方案及系统模式优化在工程实际中运用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90.
针对地铁车站的风亭如何与城市地面环境更好地结合和协调的问题,分别讨论地铁风亭实际建设时的3种组合形式——独立形式敞口风亭、集中形式高风亭和结合建筑物设置的高风亭。结合华南地区夏长冬短,植被四季常青的特点,从风亭造型的形态感知、与周边环境融合两个方面对风亭的景观设计进行论述,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