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70篇
公路运输   239篇
综合类   76篇
水路运输   26篇
铁路运输   113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王芳其  郑炜  徐华  陈剑楠 《隧道建设》2018,38(6):915-923
为研究隧道建设引起的地下水漏失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依托穿越中梁山山脉通向重庆市区西部的3条重叠相交岩溶隧道(襄渝铁路中梁山隧道、渝遂高速公路大学城隧道和成渝客专铁路歌乐山隧道)的地下水漏失情况,对其影响区内的生态环境及植被生长进行长期监测与综合分析,利用树轮宽度均值探讨地下水漏失对隧址区优势植物(马尾松、杉木)的生长影响,提出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隧道地下水“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建设思路。研究结果表明: “以排为主”的襄渝铁路中梁山隧道,造成马尾松生物量明显降低(衰退幅度达71.4%),而“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其他2条隧道对马尾松的影响则相对小; 3条隧道的建设对杉木的生长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影响范围在隧道轴线两侧1 km左右; 基于马尾松出现生长恢复的时期(1992-1997年),建议将此阶段的最低地下水位作为隧址区地下水生态平衡埋深下限值,进而确定中梁山地区隧道的“以堵为主、限量排放”中限量排放的生态地下水位值,为岩溶山区隧道限量排放的地下水位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周华贵  何一韬 《隧道建设》2018,38(11):1830-1835
海底岩溶隧道勘察、设计难度大,施工风险高。以大连市地铁5号线海底岩溶大直径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首次采用“跨孔CT物探+钻探”的海底隧道岩溶勘察方案,通过有限元计算确定海底岩溶隧道加固范围,通过抗浮计算确定岩溶隧道基底加固标准,提出海底岩溶的海面预处理具体实施方案和盾构针对性设计方案,从而形成一整套海底岩溶盾构隧道勘察、设计及岩溶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3.
贵广铁路大源隧道穿过古岩溶坍塌堆积区长度达300余米。由于岩溶坍塌现象较为隐蔽,勘察阶段未能有效查清。施工开挖后,根据揭示情况完成隧道围岩级别变更,加强了洞周支护及衬砌措施。在补充基底勘察后,分析了岩溶坍塌判断依据、形成过程,并评价堆积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大源隧道工程所穿越的大型古老岩溶坍塌堆积物整体是稳定的,但是,对于局部地段存在的空隙,应采取注浆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24.
针对昆明新机场验证试验小区红粘土边坡及岩溶破碎带,分别进行强夯法和清爆换填法处理,并通过载荷试验验证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破碎带清爆换填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400kPa,强夯面平均沉降量为30cm,效果明显;对于埋设较浅的溶蚀破碎带,建议首先爆破揭顶,分层回填块石后采用强夯处理;红粘土边坡强夯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10kPa,变形模量为1.74~2.14MPa。关键词:红粘土;边坡;岩溶破碎带;强夯法;清爆换填法  相似文献   
125.
为客观有效地预报前方不良地质情况,准确地指导隧道施工,介绍了用于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不良地质预报的岩溶洞穴HSP探测技术,并以渝怀铁路甘溪沟隧道DK278+658溶洞为例进行的探测与分析,说明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这一技术的应用对隧道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的选择,确保隧道的安全、快速施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6.
佛山西江富湾大桥主桥设计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的设计,包括工程概况、结构设计、主要技术特点等内容.重点介绍了富湾大桥溶洞的处理方案、改善边主墩受力采用的措施、避免及预防主桥跨中下挠、中跨跨中出现纵向裂缝等常见病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7.
象山隧道岩溶涌水突泥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国庆 《隧道建设》2011,(Z1):375-380
龙厦铁路象山隧道在富水岩溶区段开挖施工过程中突发涌水突泥地质灾害,引起地表塌陷,给周边环境和施工安全造成严重破坏和威胁,由于隧道反坡施工,造成洞内蓄积了50多万m3的泥砂和涌水。如何安全地进行抽排水及清淤工作,并针对高压岩溶突泥段采取何种技术手段进行治理,有效控制施工风险成为最关键技术难题。经过认真研究,通过实施"堵泥不堵水"地表深孔封堵溃口,顺利完成排水清淤,并采取"超前注浆、加强支护、合理开挖"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在高压富水复杂岩溶突水涌泥区封水带压安全开挖作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8.
周福来 《交通标准化》2011,(16):112-114
以某隧道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岩溶地段、突水突泥地段、岩爆地段的施工安全技术。该隧道的安全顺利贯通,说明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129.
向黄隧道复杂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声波测井法、场地及室内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查明了隧址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隧址区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隧道涌水,隧道突水、突泥及塌陷,煤层采空区积水,瓦斯泄露)的成因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为该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0.
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629高压充水溶腔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齐岳山隧道正洞DK363+629掌子面进行超前水平钻探时,揭示出前方存在一个大型腔体,随后实施超前探测,初步判断了腔体形状,对腔体进行了处理。首先对溶腔进行注浆试验,总计注浆1 613 m3,注浆效果不明显,掌子面停止注浆试验;注浆试验失败后,对DK363+629溶腔进行放水试验,放水量为3 000 m3/h,持续放水共计144 h,水量约43万m3,水压持续在0.2 MPa左右,由于受到外界降雨的影响水压持续上扬,证明腔体具有良好的地表联通性和水量补给持续性,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停止了放水试验。平导贯通后可采用自然流出法排水,并对腔体采取"释能降压"施工。本次泄水总量约63万m3,水压自0.4 MPa降至0.0 MPa,水量稳定在约1 000 m3/h;随后对腔体实施爆破施工,爆破后采用管道引排的方法在不改变原有水流方向和不影响整体地下水系的情况下顺利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