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41篇
公路运输   171篇
综合类   274篇
水路运输   103篇
铁路运输   55篇
综合运输   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Intra‐city commuting is being revolutionized by call‐taxi services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India. A customer requests a taxi via phone, and it arrives at the right time and at the right location for the pick‐up. This mode of intra‐city travel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reliable and convenient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for customers traveling for business and non‐business purposes. The increased number of vehicles on city roads and raising fuel costs has prompted a new type of transportation logistics problem of finding a fuel‐efficient and quickest path for a call‐taxi through a city road network, where the travel times are stochastic. The stochastic travel time of the road network is induced by obstacles such as the traffic signals and intersections. The delay and additional fuel consumption at each of these obstacles are calculated that are later imputed to the total travel time and fuel consumption of a path. A Monte‐Carlo simulation‐based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identify unique fuel‐efficient paths between two locations in a city road network where each obstacle has a delay distribution. A multi‐criteria score is then assigned to each unique path based on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path is fuel efficient, the average travel time of the path an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the travel times of the path.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2.
张文春  段树林  吴伋 《船舶工程》2016,38(11):47-51
采用统计能量分析(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 SEA)对某船螺旋桨轴横振在到舱室中产生的噪声进行了仿真,在图论框架下将SEA系统等效为赋权有向图,求解中高频振动能量传到舱室的主要传递路径。使用偏离算法从赋权图中得到了500条传递权重最大的路径,从而确定螺旋桨振动传递到主机舱和集控室的主要路径。分析结果显示,螺旋桨横振激励主要通过二层甲板的与横舱壁的耦合传递到船首方向的舱室产生噪音,双层底和船壳对振动传递影响较小。在传递路径结构和耦合连接处采取的降噪措施可使集控室的噪声在各频段降低3 dB。  相似文献   
83.
主要针对静态已知环境下的全局路径规划作了研究,在切线图和Voronoi图的基础上,考虑安全性与路径最优化,论文采用一种改进的可视图法建立环境模型和确定AGV向目标点运动的有效路径.与传统的可视图法把障碍物的顶点作为图的节点、把障碍物的边作为弧相比,这种改进的方法把障碍物顶点连线的中点作为节点,把这些节点间的某些边线作为弧.最后使用遗传算法进行全局路径规划,并对规划出的各节点采用十进制任意编号,把路径编码成定长的十进制染色体串,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4.
王伟  陈慧  刁增祥  杨建涛 《汽车工程》2008,30(2):137-140
在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光电传感器自动辨识行驶路径,利用车辆行驶预瞄理论,开发了无人驾驶汽车自动寻迹行驶控制系统.试验表明,该系统稳定性好、控制精度高和响应速度快.  相似文献   
85.
顾鲁青  孙翱  顾杰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5):51-54,124
针对舰群编队强大的反导探测能力,建立描述反舰导弹雷达威胁源的广义数字高程模型,讨论以提高生存力和突防能力为目标的航路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86.
对无人机在山区执行应急物资运输任务时的飞行路径规划问题进行研究.基于对无人机的性能分析与比选,探讨了路径规划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考虑路径安全度的改进蚁群算法.首先,基于高海拔山峰的位置构造泰森多边形,获取无人机在山区避障飞行条件下的路径可行解;其次,为避开山峰密集区域,建立路径安全度约束,缩小可行解范围;进而,利用蚁群算法搜索最短路径;最后,消除路径中不必要的障碍点以进一步缩短距离,并综合考虑无人机性能参数对拐角进行平滑处理,获得最终可用于实际飞行的最优安全路径.算例分析表明,改进的蚁群算法较传统算法收敛速度更快,且生成的路径更短.  相似文献   
87.
主要研究了当运输时间、中转时间、客户需求和中转集拼货运量四重混合不确定因素服从随机分布时的绿色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运用随机优化理论,以运输成本、碳排放成本和时间惩罚成本为目标,建立混合不确定条件下绿色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通过对各子目标函数权重进行赋值,得出考虑不同成本因素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方案.探讨时间、需求和网络服务能力对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结果的灵敏度分析,发现各成本随时间变动而变化的规律和边际运输成本最小时的服务时间;当货运量形成规模效应后可降低边际运输成本;不同网络服务规模的运输路径优化结果,以及满足客户不确定需求的最小网络配置.  相似文献   
88.
快速公交(BRT)在公共交通中,因其快捷、舒适和高运量的特点,以及建设周期 短、投资低和见效快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然而,如何合理布设BRT线路并 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论方法.本文对BRT线路规划尝试建模,以站点服务人口最大为目标, 站点及路径须满足站距、费用、线路不重复,以及几何条件等约束.模型为单目标线性0-1 规划,采用枚举法求解模型,最终给出以不同备选站为起点的多条可选线路方案,并从中 选取最优方案.此外,本文还结合非直线系数这一指标对一定区域内BRT线路站点数量 设置进行了评价.本文提出的线路规划方法可为规划人员提供一个科学规划BRT线路的 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9.
针对大型停车场泊位引导效率低以及管理系统不完善等问题进行分析,对停车场内的路网特征进行研究。从用户角度分析其对最优泊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寻找最优泊位为目的,提出一种Dijkstra改进算法,并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改进的Dijkstra算法要比传统Dijkstra算法的计算效率提高65%,为用户进入大型停车场提供向导服务,帮助其尽快找到合适泊位,进而对提高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以及停车效率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0.
进近着陆是整个飞行过程中最易发生危险的阶段.目前着陆阶段的风险识别 只能依靠塔台管制员的目视观察.在飞行员技术不熟练、起降频繁的通用航空飞行训练 中,目视观察很难准确掌握情况,也因此蕴含了巨大的安全风险.利用视频监视航空器着 陆行为,同时提出了一种适合复杂背景下小目标分割算法,从视频中提取航空器着陆航 迹;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识别降落过程中的运行风险.通过对多组不同角度的视频监视数 据验证,该算法可在复杂背景下实现航空器着陆航迹的跟踪、落地时刻的判断及危险滑 行航迹的准确识别,对于保障飞行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