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9篇
  免费   170篇
公路运输   873篇
综合类   627篇
水路运输   954篇
铁路运输   711篇
综合运输   3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大跨度斜拉桥在高烈度横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分析,就现今工程中常用到的添加挡块、金属阻尼器、黏滞阻尼器这3种减震设计方法,以某特大跨铁路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基于MIDAS Civil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动力弹性模型,分析了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通过采用3种参数化后的方案与梁墩横向自由边界条件下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满足横向极限位移控制条件下,3种设计方案的结构地震响应特点;另外针对黏滞阻尼器和金属阻尼器减震方案,对2种阻尼器组合和布设方案进行了局部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增设挡块减震方案要比采用阻尼器减震方案的墩塔底部内力大,采用黏滞阻尼器设计方案的减震效果最好;经过综合比较后,推荐采用组合1方案(过渡墩和辅助墩的左右侧分别设置金属阻尼器、液体黏滞阻尼器)用于铁路大跨斜拉桥。  相似文献   
992.
建立单铁悬浮控制系统的非线性闭环状态空间模型,研究该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推导了三个主要控制参数与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基本约束关系,特别是对单铁磁悬浮系统的自激振动给出了严格的理论解释。文章所得到的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93.
以在病害铁路隧道附近进行了多次山体爆破为例,系统地介绍了爆破振动控制的要求、方法、过程、效果及值得探讨的事项,与传统的爆破振动控制理念相比有不同之处。可为同类条件下进行爆破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4.
隔振腔作为伽玛定位仪器的三个减振环节之一,其动力学模型及其特征参数都比较复杂。本文在隔振腔动力学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隔振腔的四层动力学微分方程组,输入各层的等效虎克系数和等效阻尼,通过采用MATLAB软件对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的数值仿真计算,来准确表达系统的输出响应特性。清华大学力学实验室对隔振腔进行了多组冲击载荷实验测试,证明模型的建立和特征参数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5.
以成都地铁2号线东延线林家大堰高架车站为实例,将鱼腹岛式车站与侧式车站的主体形式、桥墩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从运营管理、客流组织、行车条件、配线条件、车站体量、城市景观、独柱墩体系下结构体系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研究,最终确定高架三层单柱墩侧式车站方案作为实施方案,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利用拉格朗日方法推导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的关键是能够准确快捷地推导出弹簧两端的相对位移和阻尼器两端的相对速度,为此提出了一种简捷直观的平板图法,并以推导某类轿车动力总成一副车架二级悬置隔振系统的1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为实例,阐述了平板图法在多自由度振系建模中的应用,总结了应用平板法快速求解弹簧阻尼器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的规律,实例推导结论表明平板图法的应用可以使多自由度振系的建模更加准确快捷。  相似文献   
997.
对某款混合动力客车失效超级电容模组与模组安装位置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针对模组失效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98.
圆形斜拉索长细比大、阻尼及刚度小,因而其经常发生风致振动,尤其是涡激振动。涡激振动是一种限幅振动,其发生风速较低,因而斜拉索经常发生涡激振动现象,为此提出一种被动自吸吹气流动控制措施来抑制斜拉索涡激振动。通过节段模型气弹试验得到,被动吸吹气控制方法在套环间距适当下使得斜拉索涡激振动区间变窄,甚至可以完全抑制其发生涡激振动。通过分析斜拉索节段模型表面压力分布,得到被动自吸吹气能大幅度降低压力脉动值和脉动风荷载;且模型背风面的平均压力值的平台区也有所提升,表明平均阻力也有所减小。频谱分析表明:此控制方法改变了旋涡脱落模式及脱落强度。最后由尾流速度剖面可得,被动吸吹气流动控制方法缩小了模型尾流区宽度,尾流中的速度脉动也极大降低。折算风速为5.99时,对尾流速度时程做频谱分析可得,吸吹气控制方法能抑制住无控圆柱模型尾流中周期性交替脱落的旋涡。套环控制方法应用于三维柔性索性索模型上,能极大地降低柔性斜拉索的前三阶涡激振动幅值,同时发现套环间距越小,控制效果越强。  相似文献   
999.
高地应力区软岩隧道地质条件复杂,使软岩隧道变形控制难度加大。以某一工程实例为对象,运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软岩公路隧道模型,分析了不同侧压力系数下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开挖变形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侧压力系数的增大,隧道围岩水平位移由向隧道外挤压变形转化为向隧道内收敛变形,K值在0.5~0.75时,存在一个水平位移零点,最终水平变形量为0;对于隧道竖向位移变形,当侧压力系数小于1时,隧道最大竖向位移出现在拱顶处。当侧压力系数大于1时,上拱变形加强,但整体依然表现沉降变形,隧道最大竖向位移出现由拱腰转移到拱间处。K值在1附近时,隧道水平变形和拱顶变形所形成的最终变形量相等,可根据现场对水平位移和拱顶位移间的位移关系来判定隧道围岩侧压系数的大致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000.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lete numerical model for studying the vertical dynamics of the vehicle/track interac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soil, with the emphasis on vehicle modelling. A decoupling between the track and the soil is proposed,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considering all the subsystem components. The train/track model is based on a multibody model (for the vehicle) and a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the track). The soil is modelled using an infinite/finite element approach. Simulations of both models are carried out in the time domain, which is better able to simulate the propagation of the vibration waves an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possible nonlinearity of a component. The methodology is applied in the case of an urban tram track and validated with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Models for the tram, the track and the soil are described. Results from the complete model of the vehicle and a simple model, based on an axle load, 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benefits of a complete model in the simulation of the ground vibration propagation induced by railway vehicles are demonstrated. Moreover, a parametric study of the vehicle wheel type is conducted, which shows the advantage of a resilient wheel, for various rail def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