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7篇
  免费   156篇
公路运输   612篇
综合类   714篇
水路运输   437篇
铁路运输   503篇
综合运输   1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薛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6):130-132,145
该文结合德黑兰高速公路项目的实施过程,论述了中国对外承包企业学习接受国外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重要性,并总结了两点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2.
通过建立国际平整度指数(IR I)的数字地面模型来描述基于道路面状的IRI指标概念。在分析研究几类数字地面模型的曲面函数内插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IRI的二元双一次曲面乘积型逼近模型。最后给出了定义和描述同一段道路路面不同时段IRI变化量的乘积型重积分求积公式、IRI均值和标准差、IRI值的变化差均值及IRI值变化差的标准差、IRI值单位时间变化速率等数值解法。  相似文献   
113.
用于车道识别的分段切换车道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使得车道模型既能准确地描述车道形状,又不影响车道识别算法的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分段切换车道模型。对近视场区域使用直线模型匹配车道线,对远视场区域则在直线模型和二次曲线模型之间进行切换,以适应有曲率和无曲率道路的识别要求。试验表明,使用分段切换车道模型的车道识别算法能够很好地匹配各种形状道路,并能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4.
动态分段技术是一项新的线性特征的存储、显示和分析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路面管理系统。该文介绍了动态分段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原理,分析了路面管理系统中动态分段的数据结构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其在该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5.
数字电子调速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电子调速器是实现直列柱塞泵柴油机电子控制的有效方案.介绍了利用线性比例电磁铁作为执行器,以Mortorola的MC9S12DP256 MCU为主控芯片,在CodeWarrier集成开发环境下开发了相应的控制程序,实现了柴油机的数字调速,并应用于LR6105Q柴油机.测试结果表明,发动机稳态调速率小于2.5%,符合各类常规设备动力的调速要求;发动机的两级调速转矩特性符合车辆的动力特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6.
基于Synchro的多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间、道路通行能力和信号配时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在对宝鸡市的22个主要信控交叉口进行了大量的交通调研的基础上,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太白路、公园路上多个交叉口作为协调控制交叉口,阐述了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公式计算和Synchro系统仿真的两种方法,对线控前后的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宝鸡市受控干道交叉口的延误和通行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7.
主要对LINTEC CSD250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站过程控制系统检测出的故障信息进行总结,分类,分析病理,介绍排除故障的经验,以便更好地操作这种进口设备。  相似文献   
118.
公路土石方调配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和程序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建 《公路》2002,(8):71-75
线性规划运输平衡问题数学模型应用于公路土石方调配,综合考虑借,弃方单价及和纵向调配运价,以最小费用为目标函数,调配方量为决策变量,调配单位(元/m^3)为价值系数,编制程序完成实现最小费用的优化调配方案,并根据需要统计输各项表格。  相似文献   
119.
This paper develops various chance-constrained models for optimizing the probabilistic network design problem (PNDP), where we differentiat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and measure the related network performance under uncertain demand. The upper level problem of PNDP designs continuous/discrete link capacities shared by multi-commodity flows, and the lower level problem differentiates the corresponding QoS for demand satisfaction, to prioritize customers and/or commodities. We consider PNDP variants that have either fixed flows (formulated at the upper level) or recourse flows (at the lower leve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pplications. We transform each probabilistic model into a mixed-integer program, and derive polynomial-time algorithms for special cases with single-row chance constraints. The paper formulates benchmark stochastic programming models by either enforcing to meet all demand or penalizing unmet demand via a linear penalty function. We compare different models and approaches by testing randomly generated network instances and an instance built on the Sioux–Falls network. Nume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acy of the solution approaches and derive managerial insights.  相似文献   
120.
Every aircraft, military or civilian, must be grounded for maintenance after it has completed a certain number of flight hours since its last maintenance check.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the problem of deciding which available aircraft should fly and for how long, and which grounded aircraft should perform maintenance operations, in a group of aircraft that comprise a combat unit. The objective is to achieve maximum availability of the unit over the planning horizon. We develop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for this problem, and we illustrate its application and solution on a real life instance drawn from the Hellenic Air Force. We also propose two heuristic approaches for solving large scale instances of the problem. We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that gives insight into the behavior of the model and of the heuristic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