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97篇
公路运输   156篇
综合类   116篇
水路运输   54篇
铁路运输   31篇
综合运输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基于现代软件工程的理论,研究铁路信号产品高安全性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质量控制的信息化、自动化与电子化技术。同时,在当前比较流行的软件辅助开发和管理工具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集成与开发,探索性的实现高安全软件研发过程质量卡控与基线管理信息化、自动化、电子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32.
为了解超高强钢管混凝土(UCFST)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钢管混凝土(CFST)中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材料强度发展历程, 根据这2种材料不同强度等级的组合, 梳理了1套简洁的CFST分类与缩写方法; 总结了UCFST的基本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和界面粘结性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探讨了核心超高强混凝土(UHSC)的制备技术要求, 展望了UCFST未来的研究方向。分析结果表明: UCFST的提出与研究可分为UHSC和超高强钢材(UHSS)2条路径, 中国以前者为主, 对后者的研究较为滞后, 实际应用也较少; 已开展的UCFST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体系仍不完善, 结构层次研究极少, 主要集中于构件层次但试验量偏少, 且以轴压短柱为主, 未见构件抗剪、抗扭及其余复合受力的研究; UCFST的研究以核心混凝土为UHSC的构件为主, 核心混凝土与钢管均为超高强的次之, 其他组合的较少; 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强度匹配研究才刚刚开始, 应继续深入, 重点研究合理匹配的UCFST; 核心UHSC自收缩大, 可能导致其与钢管脱粘, 应开展钢与UHSC法向黏结强度、UCFST构件收缩的研究; 应考虑核心UHSC材料的工作环境、施工条件及其对UCFST组合性能的影响, 核心UHSC材料以超高强度要求为主, 且具有低收缩(或微膨胀)、高流动性的特性, 不必强调耐久性; 制备核心UHSC材料时采用常温养护, 可少掺或不掺纤维。  相似文献   
233.
纤维复合材料(FRP)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但其采用复杂的制造工艺导致FRP材料属性及其构成结构性能存在较大的离散性,同时不确定性参数的多层级、非均质和种类多等特点使得其结构可靠性较难准确量化。为推动FRP结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和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从FRP结构不确定性来源、材料力学性能概率预测方法、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3个方面梳理国内外FRP结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不足和发展趋势。不确定性来源方面,从复合材料制造缺陷分类出发,详细阐述典型制造缺陷的成因、对FRP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引起的不确定性。材料力学性能概率预测方法方面,综述了基于均匀化理论的摄动随机有限元法和谱随机有限元法等概率均匀化方法的适用范围,并介绍了上述方法在细观尺度不确定性对宏观力学属性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结构可靠性分析方面,分别综述了用于FRP结构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和屈曲稳定分析的多尺度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以及可靠性分析方法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RP结构显著的几何多层级和复杂的制造工艺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缺陷而造成力学性能下降和离散性,采用试验、细观力学模型和均匀化方法并结合随机有限元...  相似文献   
234.
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分子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实现手段和模拟流程, 研究了沥青分子模型构建的2类主要方法, 总结了不同时期的沥青质结构模型与不同应用场合中的集料模型, 探讨了沥青扩散现象、外加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机理、沥青与再生剂的融合、沥青-集料的界面作用模拟影响因素以及水、沥青老化等因素对沥青-集料黏附性的影响等问题, 展望了沥青路面材料分子模拟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 分子模拟技术可以从微观角度探究道路工程材料的性能变化与内在机理, 为材料的精确设计和定量分析奠定基础; 分子组装法是目前沥青分子模型构建的重要思路, 能够有效表征沥青材料的物化和力学特性; 集料模型的构建思路主要是根据集料的化学成分来选择构建相关晶胞, 进而代表集料的宏观特性; 分子模拟技术动态展现了沥青的扩散过程, 体现了内部各组分的扩散速率; 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可以分析沥青自愈行为的过程, 并提出不同指标来表征了各个阶段的愈合速率; 借助分子模拟技术, 可以从微观角度解释和分析沥青内部组分和外加剂对沥青性能影响; 在沥青-再生剂融合研究中, 分子模拟技术可表征再生剂扩散深度、掺入时机与再生机理等问题; 在沥青-集料界面作用研究中, 分子模拟技术可表征材料的化学组成、加载模式、模型参数与界面接触等因素的影响; 水、温度与沥青的老化等因素将会对沥青-集料界面作用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构建含水模型可将微观模拟与宏观试验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35.
文中分析了高职院校信息检索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36.
当代甘肃生态文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甘肃生态文学指关涉甘肃地城及生命的生态文学,地城的独特性、多样性、生态危机的显著性、文本的独特内涵及精神使当代甘肃生态文学成为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篇章。黄河、黄土高原、沙漠地带都演绎着较为严重的生态危机。甘肃草原的荧丽及古老文化又传迭着宝贵的生态精神内涵。只有把整体生命系统及秩序法则看为核心,只有把人看为整体生命圈的构成元素,生态文学的基本思想才能得到全面阐释,自然生态的永续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37.
“自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有个人性,又有社会性,是主客体的对立统一。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本认为崇尚自我、关注自我,是新时期学的重要特点和取得成功的原因,但也要尽力避免将自我与现实社会隔绝。  相似文献   
238.
扭振是舰船传动系统的关键参数之一,直接表征了轴系运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及时发现并消除轴系故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舰船轴系扭振测试需求逐渐由离线分析向长期在线监测发展,对扭振量值的准确性要求愈来愈高。本文综述了当前扭振测试的方法以及误差消除、信号校正等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指出了当前扭振测量方法与实际需求的差距,并比较了电子式校准和机械式校准两种校准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展望了舰船扭振测量校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39.
自21世纪以来,中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地上空间资源的利用日趋饱和,城市面临着“摊大饼”式快速扩张问题。随着地下隧道、地下车站、地下综合体等重点地下工程项目的建设,地下工程呈现出微变形、小间距、大断面、大埋深、高精度、长距离和超大规模等特点,面临着“水、软、变形难以预测”三大技术难题,严重影响了地下空间的发展,给我国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装备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地下空间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近接施工技术、施工装备和数智化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进展与创新,详细分析了软土富水地层位移和变形控制技术,提出富水地层冻结技术和跨地铁运营隧道综合辅助施工控制技术;介绍了集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前沿技术和隧道装备核心共性技术,以及具有绿色化、智能化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典型超级地下工程装备。从设计、施工、监测、运维4个方面介绍了现代地下空间数智化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情况。强调通过地下空间信息的共建共享,构建可视化的地下空间信息平台,是实现“透明地下空间”的基础;对复杂地质条件灾害的预警与控制,是地下工程安全建设的有力保障;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控制管理系统,是支撑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的关键;并指出未来地下工程需加强数智化技术应用,实现整个建设过程的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  相似文献   
240.
ABSTRACT

Modal shift from road haulage to short sea shipping (SSS) has been advocated by authorities and researchers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modal shift and pinpoints path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opics in six categories: (1) factors influencing SSS competitiveness, (2) the policy-oriented perspective, (3)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4) SSS performance, (5) port characteristics, and (6) the multi-agent perspective. In particular, we propose first, in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SSS versus road haulage in different trade corridors, three performance-related dimensions – the economic dimension (e.g. external costs), the environmental dimension, and the dimension of service quality – should be considered. Second, researchers should use rich, real-world, numerical data and operational research techniques to identify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 drivers and barriers for a modal shift from road haulage to SSS. Third proposed direction is related to assessing which groups of actors certain policies should target. In doing so, researchers should extend their policy-related focus beyond the European Union, which has long encompassed the major geopolitical scope of research on the modal shift. Fourth, to moderate the advers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on SSS, strategic solutions need to be identified. Fifth, we also suggest that the influence of contingencies, particularly port strikes and cyberattacks, on SSS operations and approaches for managing them should be investigated. Sixth,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advantages of coordination and alliance for each transport chain agent need to be evalu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