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篇
  免费   114篇
公路运输   562篇
综合类   286篇
水路运输   109篇
铁路运输   486篇
综合运输   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ABSTRACT

Tires are used by the customers during several tens of thousands of kilometres, and before their replacement, the driver will encounter a continuous variation of tread depth due to the tire wearing. Although the wet braking labelling demonstrat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ire in the new stage, it is known that the wet traction evolves with tire wear. In this paper, an in-depth comparison of the wet grip performance of new and worn tires will b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regulatory wet braking test. For this purpose, we propose an original approach to analyse braking test results, which allows breaking down and quantify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during this test.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wo main mechanisms are taking place during the entire test: rubber friction and hydroplaning mechanisms. The µ value obtained at low speeds reflects the friction potential of the tested tires while the decline of performance at higher speeds is attributed to hydroplaning mechanisms. This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numerous tires and demonstrates that current regulatory test applied on new tires is focussing mainly on the rubber friction mechanism. The same test applied on worn tires exhibits both rubber friction and hydroplaning mechanisms. The mechanisms decomposition shows that the source of the performance decline from new to worn status varies greatly, some tires having most of their performance loss due to hydroplaning, some others due to rubber friction drop.  相似文献   
162.
介绍一种制动误踩油门电子制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并在实车上模拟运行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3.
连续刚构桥长悬臂施工状态结构具有大、轻、柔的特点,阻尼下降,因而对风的作用十分敏感,风致振动对结构影响较大。在研究国内外连续刚构长悬臂状态下抗风临时措施应用基础上,针对某海峡大桥长悬臂施工状态提出五种抗风临时措施,建立有限元模型比较不同措施下风槽钢连接的措施能最大程度降低结构响应,大大提高结构抗风性能,这对连续刚构长悬臂施工状态风振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4.
在对开路面弯道制动工况下分析了轮胎受力情况,提出一种基于转角预测前馈、路径偏移量反馈的车辆最佳滑移率动态调节方法,在SIMPACK中建立汽车多体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控制系统,并进行了虚拟在环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与传统ABS相比,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显著改善车辆的侧偏位移、横摆角速度以及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保证了制动效能,使车辆侧向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5.
为了提高汽车在突发爆胎事故时的稳定性,对爆胎汽车主动制动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根据车轮爆胎时间与压力变化的关系,在UniTire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爆胎模型;根据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中横摆角速度及质心侧偏角对汽车稳定性影响的关系,基于二自由度汽车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汽车横摆角速度及质心侧偏角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偏差,并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最优控制方法决策出最优附加横摆力矩,从而修正爆胎后汽车的运动状态。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对所提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主动制动控制策略可以保证爆胎过程中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6.
深水钻井船波浪载荷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兴乾 《船舶》2012,23(3):40-44,67
以两艘钻井船为例,分别计算其波浪载荷传递函数和波浪载荷长期预报值,将计算结果与规范计算值比较,且对其中一艘钻井船计算其不考虑月池开孔时的波浪载荷预报,试图找出钻井船与常规船型的差异,为结构设计人员在钻井船设计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7.
王韬  王华峦 《港工技术》2012,49(4):45-47
在正交贴体坐标系下建立长河段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并详细阐述模型的主要方程、给定的边界条件、动边界的处理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等.根据广西右江那吉—鱼梁河段的实测资料,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探讨关于长河段航道治理的相关问题,并采用Matlable可视化技术对河道地形进行演示.  相似文献   
168.
结合某大跨双塔斜拉桥工程设计实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该桥的动力特性,并采用反应谱法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了半漂浮斜拉桥体系,主梁梁端位移较大,极易造成主、引桥间碰撞且对两端伸缩缝不利,可采用弹性约束或设置阻尼器等措施来限制主梁梁端位移。  相似文献   
169.
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分别建立杆系有限元模型和空间实体模型,对大悬臂、多腹板、宽箱室变截面箱梁在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剪力滞效应、偏载作用下的腹板受力不均匀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截面上下翼缘剪力滞效应较为显著,按规范提供的有效翼缘宽度折减计算不能完全包络剪力滞效应的影响;同时,箱梁的偏载效应从跨中至支点方向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70.
基于波作用量守恒方程建立我国内海台风浪生成与传播的模型。用谱峰周期来界定涌浪,通过对全区域的典型台风浪过程的模拟计算,分析了内海台风浪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台风登陆后,从能量扩散速度判断,应经历能量由高频向低频转化的过程(易形成长周期波浪),均可传播到渤海海域。生成长周期波浪后,波能衰减速度显著减慢,长周期波浪可在我国北方海域生存2 d以上。涌浪在台风登陆之后的传播速度很快,为50~60 km/h,涌浪传播速度在我国内海可以达到台风中心运动速度的2倍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