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7篇
  免费   168篇
公路运输   581篇
综合类   591篇
水路运输   412篇
铁路运输   250篇
综合运输   1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光纤光栅测力环在悬索桥索力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索力监测一直是工程界亟待解决的难题。现有检测手段仅能用于短期测试,无法满足工程长期测试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差动式结构的测力装置—光纤光栅测力环,该装置运用了光纤光栅传感新技术和差动式结构设计,解决了索力长期监测的技术瓶颈,即信号的远距离传输和温度补偿。试验研究表明,该测力环信号传输距离超过10 km,温度补偿误差不超过满量程的0.1‰/℃,而且测量精度高,长期稳定性好,可以实现索力的分布式测量。该装置应用于阳逻悬索桥的锚跨索力测量,安装使用方便,实现了索力的远程、长期、实时在线监测,满足了工程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992.
由于岩土材料变形随时间呈现蠕变的特点,基于深搅桩复合地基工程地质复杂、地基检测要求严格,对此需对水灰比较大的实际工程状况进行分析。该文通过现场试验实测数据的分析,运用二维流变理论对深搅桩复合地基沉降进行拟合并预测未来沉降。预测结果显示25a时,地下通道结构上方滑行道面沉降大约在9.6cm,各点间的不协调变形变坡率都控制在1.5‰以内,地基处理可以满足机场滑行道对沉降的要求;同时也说明所选的二维流变理论具有良好的实际运用性。  相似文献   
993.
基于诱导有序信息集结算子的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在交通事故预测中的应用实例表明:基于10WH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能够充分利用各个单项预测的有用信息,提高预测的精度,从而成为交通事故组合预测模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4.
道路交通事故宏观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路交通安全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对中国未来的交通安全形势作出科学准确的预测,分析了中国道路安全状况的评价指标和主要影响因素,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作为评价指标(输出变量),以机动车保有量、公路里程、人均GDP为输入变量(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道路交通事故宏观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的训练利用1978~1998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为样本;模型的检验利用1999~2004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检验.模型对未来年份的死亡人数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比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较高,网络泛化能力强;得出2010年和2020年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值分别为13.9万人和16.7万人.  相似文献   
995.
从位错密度出发,基于应变梯度理论建立了正交微切削力的预测模型,并设计了正交微切削实验,验证了微切削力预测模型的可靠性.用此模型预测微切削力与实验数据相比,平均误差不超过5%,更好地反映微尺度特征.分析微切削力实验数据发现:在正交微切削中主切削力基本是大于进给力的;当在相同切削速度时,进给量越小时,主切削力和进给力的变化程度越大;主切削力随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而进给力随进给量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96.
ȫ���񺽿��н�ͨ������Ԥ�⼼���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国民航空中交通量的长期预测是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制定空域规划方案的重要依据. 本文基于GM(1,1)模型和最小二乘法原理,首次提出了空中交通流量灰组合长期预测模型;同时根据我国民航1985~2008年的飞机起降架次的历史数据,研究了时间序列预测、回归预测以及神经网络预测三种常用预测方法对中国民航空中交通量进行预测的适应性;通过分析我国民航空中交通量数据的特点以及各种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灰组合预测模型在上述各种预测模型中预测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997.
全国民航空中交通量的长期预测是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制定空域规划方案的重要依据. 本文基于GM(1,1)模型和最小二乘法原理,首次提出了空中交通流量灰组合长期预测模型;同时根据我国民航1985~2008年的飞机起降架次的历史数据,研究了时间序列预测、回归预测以及神经网络预测三种常用预测方法对中国民航空中交通量进行预测的适应性;通过分析我国民航空中交通量数据的特点以及各种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灰组合预测模型在上述各种预测模型中预测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工程中经常遇到未达破坏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问题,提出利用双曲线模型、指数曲线模型和灰色模型预测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工程实例表明,双曲线模型应用有一定局限,指数曲线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且适应性较好,推荐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实际交通系统时变复杂和变化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交通流量随机因素影响大、非线性强、规律性不明显的特征;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的方法,将含有综合信息的时间序列分解为多个分量特征不同的时间序列,然后采用神经网络对各个分量分别进行预测,最后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多尺度分析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比单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可用于交通流的实时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1000.
杨吉新  朱伟伟  丁兰 《公路》2011,(3):20-25
以哈大客运专线运粮河特大桥墩台沉降观测为背景.介绍了运粮河特大桥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与观测方法.采用曲线拟合法综合分析了桥梁墩台的沉降变形趋势.运用灰色系统的新陈代谢GM(1,1)模型建立累积沉降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可以用于累积沉降的预测,对今后的同类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