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62篇
公路运输   227篇
综合类   224篇
水路运输   197篇
铁路运输   166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31.
通过对纵向轨枕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制造出能保证安全、方便施工及运营,达到具有一定减振降噪要求的轨道系统,应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思路,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施工工艺,并通过工程示范应用,从而达到纵向轨枕的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形成新型轨道系统的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等系列标准,成为今后地铁建设减振降噪技术的新型产品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332.
通过对既有洞桩法施工中常见的一些影响结构施工安全及施工中易发生安全的问题进行一些技术创新,克服了洞桩法常见的一些安全隐患,改进施工工艺,改善结构施工安全受力状态,使洞桩法更安全,更环保,施工质量也更易控制,更有利于施工组织开展。该车站的成功实践,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33.
分析了解析法求解地铁杂散电流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CDEGS软件仿真地铁杂散电流的方法,建立了仿真地铁杂散电流的模型,得到了理想状况、部分轨道绝缘受损、部分轨道纵向电阻变大3种情况下的杂散电流分布结果,分析了轨道绝缘受损、纵向电阻变大对增大地铁杂散电流的特点,得出了轨道绝缘受损对杂散电流的增加是"点"作用,纵向电阻变大对杂散电流的增加是"段"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334.
以SS7E型电力机车轴箱拉杆为研究对象,为适应提速需要,在安装空间、接口不变的前提下,对老结构产品进行改进.刚度及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新结构完全满足主机厂纵向和横向刚度要求,具有更长的疲劳寿命.新结构保证了机车一系定位刚度,满足更高速度的运行.  相似文献   
335.
The aggregate dynamics of car ownership have overshadowed the dynamics of car ownership and availability at the personal and household level. These dynamics have only recently been investigated in more depth.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is work by probing a special data source, theLongitudinal Study (LS) produced by the Office of Population Censuses and Surveys, for the changes in household car availability.The paper describes the LS and explains its special format, as a Census-based ~1% sample of the population of England and Wales.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car availability dynamics of a number of groups defined by changes in their life cycle position. 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ose households where the LS member remains a dependent child throughout the study period.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studied household types increase and decrease their car holdings, but that there are patterns in this process, which vary from group to group. In particular, the size of the previous car fleet has a different influence on the current fleet size from life cycle group to life cycle group.The paper argues in its conclusion to incorporate these differentials into the further work on car ownership and car ownership change.The work reported here was performed, while the author was a staff member of the Centre for Transport Studies,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相似文献   
336.
目前对高海拔铁路隧道火灾的研究较少。本文应用火灾动态仿真模拟软件(Fire Dynamic Simulation,FDS)对海拔500,3000 m铁路隧道内的火灾烟气蔓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高海拔环境低温、低压、低氧等显著特征及纵向风速对隧道火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的火灾计算条件下海拔3000 m时隧道内的最高温度比低海拔时低24.8%,CO浓度增大30%~50%;海拔3000 m时随着纵向风速增加,拱顶最高温度显著下降,最大降幅达62.5%,且最高温度点向下游偏离火源区边缘上方;火源上游温度减小且升温范围逐渐减小,纵向风对上游烟气的“稀释”“阻拦”作用强于下游。  相似文献   
337.
盾构隧道作为一种复杂的三维线性地下结构,容易受围岩特性不均等因素影响产生不均匀变形,引发结构局部破坏等病害。为研究双层衬砌盾构隧道在运营过程中的纵向力学行为,结合武汉地铁8号线越江隧道工程,建立纵向三维壳-弹簧力学分析模型,结合工程实际探讨二次衬砌厚度对盾构隧道双层衬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获取合理的二次衬砌厚度取值。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的纵向等效弯曲刚度随二次衬砌厚度增加呈线性增加;(2)施作二次衬砌可降低隧道纵向不均匀沉降量及管片间的错台量,二者随二次衬砌厚度增加而减小,但幅度不大;(3)在隧道纵向出现极端不均匀变形条件下,施作二次衬砌会导致位移突变点附近部位的管片局部内力及环缝张开量增大;(4)综合分析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变形及受力,同时考虑工程造价和二衬是否设置配筋等因素,对于直径12 m级盾构隧道,其二次衬砌厚度建议取20~35 cm。  相似文献   
338.
新广州站桥建合建结构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新广州站为典型的桥建合建体系,结构新颖,设计施工难度较大,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新广州站桥建合建体系的设计、施工,并希望能为今后的类似站房设计起到一个借鉴作用。研究结论:新广州站结构体系包含多个专业,桥梁设计采用铁路桥梁规范,上部候车厅及雨棚设计采用房建规范,桥梁与上部房建共同受力,协调变形,需要进行整体计算;抗震时结构整体受力性能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及动力性能;新广州站节点复杂,从局部构造上采取了足够的措施;此外,施工时桥梁、候车厅层、屋顶雨棚结构以及地铁立体交叉作业,需要有合理的施组方案。  相似文献   
339.
1990年5月在大秦线西段,进行了我国万吨级重载列车静置制动和线路运行试验。本文着重分析万吨列车在起动、长大下坡调速制动运行以及紧急制动工况下列车的纵向力及其规律,并与计算机模拟结果对比。同时也讨论了制动波速、长大下坡时列车充气能力及紧急制动距离等问题。这些研究结果为今后在我国开行万吨列车减小纵向冲动、防止断钩、保证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0.
陡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分析纵坡段沥青路面车辙,进行了室内蠕变试验,按"四单元五参数"模型确定了相关参数。进行了现场温度场检测,用有限元工具模拟了沥青路面温度场,按方形均布的垂直和水平荷载,分析计算了典型结构、荷载与行车速度情况下的路面单日车辙量。比较不同速度、超载水平、纵坡坡度的计算结果发现,影响纵坡段车辙的最主要因素是车速降低导致的荷载作用时间增加,其次是超载因素,最后是水平荷载分量的影响。提出了提高纵坡段沥青路面材料的抗车辙能力,及采取合理的坡度与坡长组合的措施,保证纵坡段载重车辆的总体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