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46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中功率特性变差和充放电效率下降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因素之一。为提升动力电池低温动力性,基于AMESim的1D仿真模型对不同热管理方案下动力电池目标功率的持续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动力电池预加热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动力电池低温动力性,但是预加热方案不仅受预加热电量来源、动力电池初始SOC以及环境温度的影响,还会在动力电池初始SOC较高时造成电量浪费;动力电池预加热+行驶加热方案不仅能提升动力电池低温动力性,还可以避免动力电池在初始SOC较高时进行预加热造成电量浪费。通过不同热管理方案下动力电池低温动力性的研究,对电动汽车低温行车过程中热管理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翻车机房及廊道地下构筑物施工中常用的混凝土抗裂防渗施工技术措施,分析了以往翻车机房及廊道工程中出现的主要裂缝及抗渗点,通过比较分析后提出了京唐港翻车机房与廊道工程采取的抗裂防渗技术措施,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聚丙烯纤维(PPF)水泥稳定砂砾的干缩、温缩和低温冻融性能,基于PPF长度和掺量变化,通过室内试验考察了不同龄期各组试件的上述物理力学性能,得到了PPF长度和掺量变化下的影响规律,并从材料组成的微观、宏观以及断裂力学角度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各龄期PPF水泥稳定砂砾的干缩和温缩系数均随PPF长度、掺量的增加而减小;PPF对水泥稳定砂砾低温性能的改善幅度,随PPF长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而随PPF掺量增加的改善趋势会因PPF长度的不同而表现各异:PPF长度较小时呈递增趋势,长度较大时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研究给出了合理的PPF长度及掺量取值,与普通对比组相比,PPF组的平均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可分别降低19.4%和12.1%以上;冻融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可分别提高12.1%和16.7%以上,冻融质量损失率可降低87.8%以上.  相似文献   
14.
针对秦皇岛港煤五期翻车机房工程,通过若干项新技术应用、技术改进,控制关键环节,对大体积超长混凝土结构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抗渗防裂措施。施工后经过2年的观察证明,没有发现有害裂缝发生,基本达到不渗不漏。  相似文献   
15.
掺减缩剂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掺减缩剂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和干缩试验。结果表明,减缩剂具有减水效应,掺减缩剂水泥稳定碎石90d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增加,但90d劈裂应变减小,不利于抗裂性能的提高;掺减缩剂水泥稳定碎石干缩应变大幅减小;水泥稳定碎石掺减缩剂的最佳掺量为2%。  相似文献   
16.
柔性纤维对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阻裂增韧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断裂力学原理,分析了柔性纤维水泥稳定粒料基层中纤维的阻裂增韧机理,并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表明柔性纤维水泥稳定粒料半刚性基层材料是一种具有优良抗裂、抗疲劳、抗收缩、抗冲击性能且韧性好的新型半刚性基层材料.该基层材料的应用将有效解决现行路面半刚性基层的早期开裂问题,大幅度延长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4点弯曲试验,得到了低掺量聚丙烯纤维半刚性基层与不掺纤维的普通基层材料的荷载-挠度曲线,并据此分析了各类基层材料的弯曲强度、变形性能;按照日本砼协会(JCI)标准方法和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C1018—97)标准方法,分别计算得到了聚丙烯纤维半刚性基层材料与普通基层材料的韧性指数.韧性评价结果表明,低掺量聚丙烯纤维半刚性基层材料具有较强的持荷变形能力,其韧性和抗裂性能显著高于普通基层材料.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环境和荷载的水泥稳定碎石抗裂评价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现有半刚性基层抗裂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劈裂模型作为半刚性基层材料收缩开裂的评价模型,同时考虑干缩应变、温缩应变及行车荷载下基层层底拉应变,提出了抗裂评价系数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评价指标。对6种级配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了劈裂和收缩试验,并用BISAR3.0计算了给定结构基层最大层底拉应变,进而比较了最大干缩应变、劈裂应变和抗裂评价系数3个抗裂指标。研究表明,采用抗裂评价系数能正确评价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采用控制关键筛孔通过百分率理论计算所得集料级配的抗裂性能优于富勒级配理论;超载对基层层底拉应变的不利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已在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地处治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增强其抗水害能力,目前对于沥青路面层间连接技术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对传统封层材料优缺点的分析,提出加强封层新材料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重点对封层新材料“久太克”的性能特点和推广价值进行研究和评价,可为封层的应用和施工带来一些有用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结合铜汤高速公路路面04标抗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实践.介绍抗裂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施工准备、试验段铺筑、拌和、摊铺、碾压、养生等施工工艺,总结质量控制要点及经验,可供同类基层施工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