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97篇
公路运输   389篇
综合类   249篇
水路运输   91篇
铁路运输   140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通过汶川震区路基工程震害调研,初步概括了高烈度区岩质地基挡墙的破坏规律及特性.结合室内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校正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高度岩基挡墙在不同量级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得到了地震土压力随地震量级、挡墙高度的变化规律,对现行抗震规范的可细化之处进行了补充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墙高〈12 m挡墙在Ⅹ度烈度区(〉0.6g)的地震土压力较之Ⅸ度烈度区呈线性增长关系,现行公路、铁路抗震设计规范所采用的拟静力法技术框架可以继续扩展到Ⅹ度烈度区使用;挡墙自身结构特征的模态分析表明,挡墙自身的结构共振破坏是高挡墙震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72.
拼装式双柱桥墩由于采用的接头形式不同,分析中应选用不同的计算图式,从而其动力特性具有各自的特点.通过对拼装式双柱桥墩的自振特性及地震反应特点、不同计算图式对地震反应的影响以及地基弹簧刚度对自振特性的影响研究,为类似的此类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3.
利用ANSYS软件,对Ⅱ类场地上的挖井基础桥墩在两种边界条件下的冻土和融土的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Ⅱ类场地上的挖井基础桥墩,采用粘弹性边界时的桥墩地震反应比固定边界时的地震反应小;冻土时的地震反应比融土时的地震反应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874.
与常规地震动激励的情况相比,跨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结构具有更复杂的动力响应、更大的地震需求以及更严重的地震损伤。伴随着川藏铁路等超级基础工程的开工建设,越来越多的桥梁具有跨越潜在断层的风险,相关研究亟待开展。从跨断层桥梁震害出发,首先阐述了近/跨断层地震动的基本特性并介绍了相关模拟方法,然后综述了跨断层桥梁抗震分析理论、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等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而归纳了考虑跨断层地震动作用的应对策略。结果表明:现有的跨断层地震动模拟方法合理可行,但存在一定的应用条件和改进空间;跨断层桥梁研究对象大多为中小跨径梁桥,其地震响应和损伤破坏模式受断层类型、跨越位置、跨越角度、永久位移等多因素影响;针对跨断层桥梁的减隔震和防落梁限位措施等技术得到初步发展。最后展望了未来跨断层桥梁抗震研究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发展更为精确、高效的跨断层地震动模拟技术;开展大跨径桥梁的跨断层振动台台阵试验及倒塌数值模拟研究;突破跨断层桥梁振动台台阵试验技术瓶颈;明确跨断层地震动参数对不同类型桥梁结构地震损伤机理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发展相应的减隔震技术、防落梁措施以及韧性防控技术,并进行试验验证等。  相似文献   
875.
我国城市化快速扩张,道路塌陷事故呈多发、频发、复发态势,严重威胁社会安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在建设韧性城市大背景下,预防道路塌陷,已成为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任务。因此,确定有效地进行道路塌陷的探测方法、分析典型道路塌陷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某一典型区域产生空洞前后的物探数据对比,确定探测方法的适用性;通过管道内窥检测、道路沉降监测对塌陷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道路塌陷防治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76.
针对常规普通混凝土挡块在震后修复较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结构的可替换直缝型后张预应力装配式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挡块结构形式。设计并制作了4组装配式UHPC挡块模型试件,分别进行拟静力破坏试验,探讨了加载高度、挡块厚度和预应力初张力大小对后张预应力装配式UHPC挡块抗震性能的影响。然后,建立ABAQUS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校核验证,通过一系列有限元参数分析研究了挡块摩擦因数、荷载加载高度、预应力初张力值和UHPC挡块厚度对新型挡块转动机制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UHPC挡块具有良好的抗震位移能力和自复位功能;挡块与盖梁间的摩擦因数对挡块转动性能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加载高度增加会导致挡块转动临界荷载和承载能力下降;增加挡块厚度能显著提升挡块自身强度,降低挡块地震损伤;增大预应力初张力大小能够提高挡块的临界转动荷载和承载能力;进行后张预应力装配式UHPC挡块设计时,可直接利用预应力初张力和加载高度等参数来估算挡块的设计临界转动荷载。  相似文献   
877.
为研究大跨度斜拉桥抗震性能,以深汕特别合作区望鹏大桥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应谱法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双拱形桥塔钢-混组合梁大跨度斜拉桥在E1、E2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能够互相补充、印证,确保计算得到的结构内力和变形能够反映实际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望鹏大桥主桥抗震性能满足预期目标,设置阻尼器能有效改善大跨度斜拉桥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78.
预制管桩具有承载力高、质量可靠、绿色环保、经济性高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相对而言,管桩在公路桥梁领域的应用较少,尚处于推广应用阶段,不良地质条件下大直径管桩的抗震性能往往成为设计的重难点。以某高速公路项目为例,研究预制管桩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动力响应,通过采取减隔震设计、选取合适管桩型号等措施,提高结构安全储备。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工程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79.
地震作用下,桥梁落梁破坏是桥梁失效的主要形式,提供足够的搭接长度是避免落梁破坏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基于参数对比和有限元模型,对中美两国规范规定的搭接长度计算要求及其与实际桥梁地震分析结果间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直接支承在桥台上的简支桥,公路桥梁抗震规范对搭接长度的规定更加贴合适用、经济的设计理念;通过公路桥梁抗震规范、ASSHTO规范计算所得的搭接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公路桥梁抗震规范规定的搭接长度更保守,ASSHTO规范规定的搭接长度对墩高变化更敏感;公路桥梁抗震规范、ASSHTO规范规定的搭接长度基本上可以满足多数地震作用下(峰值加速度达到0.8g)桥梁不落梁的要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80.
为探究高烈度地区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规律,首先以贵州某高烈度地区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为研究背景,基于Midas Civil 2019建立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并探究了该桥的结构自振特性;其次基于该桥场地条件,结合相关规范给出了目标反应谱和人工合成地震波;最后给出了反应谱和时程分析计算结果,并做了详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保障强度和稳定性前提下,位于高烈度地区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在纵向和横向上要有一定的约束释放,有助于结构变形吸收地震能量,进而减小地震破坏;反应谱计算工况下纵向位移和横向位移最大值分别为0.304 m和0.381 m,且与地震激励方向有关,竖向位移约为0.05 m,与地震激励方向关系不大;对比分析反应谱和时程分析计算结果可知,时程分析计算结果整体上要大于反应谱计算结果,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