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64篇
公路运输   328篇
综合类   327篇
水路运输   130篇
铁路运输   137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动力电池的电性能、安全性和循环性能都与电池的工作温度密切相关.在一定的散热条件下,动力电池的温度主要取决于其本征产热和比热容热物性参数特性.上述热物性参数可通过等温量热法(IBC)和绝热量热法(ARC)进行精确的量化测试.主要从测试原理、模拟场景、测试样品尺寸、数据分析过程和测试结果5方面,针对上述2种测试方法的异同进...  相似文献   
32.
主要介绍承德至赤峰高速公路围场支线湿陷性黄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统计特性,重点分析各项物性力学指标随深度的变化情况,并研究它们与深度的相关性,可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本文主要进行了CFRP材料浸渍于碱溶液、浸渍于盐溶液及经人工老化后的力学性能试验。试验证实,上述几种长期环境条件作用对CFRP的极限强度影响不大,但能显著降低CFRP的极限延伸率,碱溶液浸渍、盐溶液浸渍显著降低了CFRP的弹性模量,而人工老化则几乎没什么影响。试验结果分析证明,应用于加固结构分析的CFRP的应力-应变关系,可应用线弹性关系。  相似文献   
34.
姚陆锋 《中国修船》2009,22(1):16-18
文章从工质、材料与零部件方面来分析机械系统的故障机理及控制策略,对掌握系统的故障根源,实施主动性的维修对策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35.
桥头搭板受力特性及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MARC软件,通过研编用户子程序模拟车辆的移动荷载,应用迭代接触算法Contact和单元生死技术模拟搭板与填土之间接触和脱空的不同受力状态,并基于均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两种地基模式,考虑搭板受力和变形的耦合,分析了搭板的受力特性和适应性。当脱空长度在1.08 m范围内时,板底弯拉应力值与完全弹性支承时相等,但随着脱空长度的继续增大而显著增大,完全脱空时板底弯拉应力与简支板相等,板底最大弯拉应力的荷载作用位置在桥台与1/2板长之间。搭板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表现为:长度6 m的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3 cm以内的桥头路段;8 m长度的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4 cm以内的桥头路段,而10 m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5 cm以内的桥头路段。  相似文献   
36.
本文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拱桥结构模型,在尖湖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监控的基础上,对成桥阶段的拱肋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并与实际检测数据进行对比,相关性良好。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此模型可以基本上模拟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实际受力状态,并可为施工监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7.
此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含水率、压力和温度等对稠油乳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油品乳状液的反相点大约在含水率70%左右,温度对乳状液黏度和流变性影响较为明显,压力对乳状液黏度和流变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8.
根据基层的性能要求,选定水泥作为现场冷再生的稳定剂,并从力学性能、抗冻性能、抗冲刷性能、耐久性能和抗收缩性能等方面分析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在材料组成上的特点,可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9.
使用状态对焊钉连接件抗剪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直径的正立、侧立和倒立焊钉连接件抗剪性能试验,研究混凝土浇注方向、焊钉所处使用状态对其抗剪刚度和使用阶段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泥炭的微观结构及工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泥炭的微观结构分析入手,研究了泥炭的性质及特点,包括含水性质、强度性质、固结及次固结性质。通过对苏州泥炭、连云港淤泥、南通淤泥质土3种不同性质的软土进行固结试验,分析了泥炭地基与一般软土地基沉降速率的差别。提出了“次主沉降比”的概念和计算式,采用次主沉降比来确定次固结沉降与主固结沉降的比例。次固结系数与土的次主沉降比有一定关系,对于次主沉降比小于1的土,次固结系数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随着次主沉降比的增大,次固结系数的变化也增大。为了使沉降计算更可靠,建议泥炭地基的沉降计算采用平均次固结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