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112篇
综合类   125篇
水路运输   179篇
铁路运输   323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南京龙潭港区集装箱码头电动轮胎吊的供电方案,结合负荷计算、交直流供电、电压等级、变电所与滑触线受电点设置、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比较,介绍了不同供电方案的优缺点。在满足装卸作业要求下,各码头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供电方案,做到经济性与可靠性相协调。  相似文献   
92.
针对目前高等级公路中央分隔带防(排)水设计方案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对中央分隔带统筹考虑优化设计出发,提出了一种实用新型封闭防水的技术方案,经对比分析,该技术实用可行,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93.
本文结合目前飞速发展的单片机及高精度快速采样技术,提出低压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择性切除的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及建模仿真验证了方案的正确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CRH3与CRH5型动车组车辆在各种情况下的中压分配情况,分别分析了CRH3、CRH5型动车组的中压供电方式及其控制条件和逻辑关系,对比分析了CRH3、CRH5型动车组中压供电的优缺点。供电技术的不断提升,使CRH3、CRH5型动车组的供电更加可靠、安全和稳定,同时也推动了高速列车技术的发展,使旅客乘坐更加舒适。  相似文献   
95.
提出了一种人脸图像预处理改进算法:将图片转化为灰度图像后进行去噪滤波,根据灰度投影曲线确定人脸的边界,依据确定的眼、嘴以及脸的左右边界这些参数对图像进行剪裁,根据人脸特征的几何关系确定人脸图像的缩放系数,得到标准化图像.解决了传统方法无法适用于侧脸和双眼闭上的人脸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
本文给出一种应用于内燃机车水阻测试台的主电压检测电路,该电路使用廉价的单片V/F转换器,通过光电耦合方式,既保证了检测电压的精度,又可有效防止各种干扰串入计算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7.
光伏并网逆变器零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光伏电站电网故障时突然脱网的不利影响,设计了一种光伏逆变器零电压穿越控制策略。采用基于电网电压正序分量的快速锁相技术,并根据电网电压的跌落深度给予并网点电压一定的无功支撑,实现了电网瞬时脱网情况下的不间断运行。250kW半实物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技术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8.
电压源三相四开关逆变器作为一种故障容错拓扑结构,其负载一相端点接至直流母线中点,利用2个桥臂完成对三相负载线电压的调制。然而在这种拓扑结构下,连接直流母线中点的相电流势必流经上下2只电容,造成电容电压波动。为了尽可能消除由于电容电压波动对调制输出电压造成的影响,文章从输出电压频谱入手分析了造成影响的原因,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调制策略来抵消这种波动所造成的影响。调制方案物理概念清晰,计算简单、方便、可靠,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和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
在铁路电力迁改中经常会有几条待迁改高压输电线路聚集一处,如果能实施同塔并架迁改,将会极大地节约资源。结合新建厦深铁路深圳东站220 kV四回路电力线路同塔并架迁改的实际情况,对同塔并架多回路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0.
当高速铁路馈线电缆运行时,其线芯会有交变电流通过,并在馈线电缆金属护层产生感应电动势,当感应电动势过大时,会危及人身安全,降低电缆的绝缘性能,甚至于影响电缆的正常运行。为研究该电动势的影响因素和接地方式的影响规律,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电缆模型及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系统模型,仿真分析电缆在单端接地、中点接地和交叉互联接地方式下的护层感应电压及接地电流。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铁路馈线电缆在敷设长度小于1.1 km时,宜采取单端接地方式;长度为1.1~1.9 km时,宜采取中间直接接地方式;长度大于1.9 km时,宜采用交叉互联接地方式,为工程中电缆护层的接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