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253篇
综合类   279篇
水路运输   103篇
铁路运输   62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水力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地暖系统中重力循环作用压力对共用立管的影响,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了地暖系统中下分异程式双管系统和下分同程式双管系统的水力平衡状况,得出了在没有平衡调节装置的情况下,下分异程式双管系统更适用于地暖系统的结论,通过计算确定了地暖系统共用立管水力平衡的影响因素和平均比摩阻的范围.  相似文献   
42.
2005年国道202线大修改造工程中应用了冷再生技术,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一新技术在公路养护、改造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不仅能节约能源,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公路养护质量,而且科学环保。文章介绍了冷再生材料的工程性质和施工控制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旧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在国内的使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旧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设备的特点及使用情况,指出该设备在使用中的主要问题是旧沥青回收料的加热控制及废气处理、旧沥青回收料的计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回收料加热与输送中的粘附现象.  相似文献   
44.
散喷养生及水循环利用工艺采用压力泵送原理对预制梁构件进行高质量的快速养生,并结合养生用水的收集、沉淀和净化后重复再用的工艺达到节水的目的,其结果不仅降低了工程成本,而且具有明显的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45.
为了研究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采用旋转压实试验,通过对2种类型再生料的密实曲线计算所得的斜率K1和K2、压实能量指数CEI、交通密实指数TDI1和TDI2分析各旧料在不同加热温度和掺量下对再生料压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旧料加热温度升高能提升旧沥青与新沥青的融合,可增加再生料中沥青的粘度,但并非旧料加热温度越高再生料越容易压实,在100℃、120℃和140℃三种温度条件下,120℃掺加旧料的再生料更易压实;2)旧料掺量越大,再生料越难压实,但使用过程中其抗变形能力越好;3)AC-20普通沥青再生混合料更易压实,但抗变形能力明显不如AC-13改性沥青再生混合料。  相似文献   
46.
冬季采暖热水锅炉,效率不高和尾部受热面腐蚀现象比较严重,针对15 t的XL900-13/95/70-AⅢ型热水锅炉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节能技术改造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现代交通的发展和道路等级的提高,对路用沥青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沥青中加入SBS、PE和橡胶粉等添加剂以改善基质沥青性能的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改性沥青制作工艺对基质沥青的工作温度有严格的要求。探讨基质沥青的快速加热工艺和相关专用设备的研发是保证改性沥青制作质量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48.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作为一种路面废旧材料再生利用新型冷再生技术,其混合料除了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施工中还可以起到明显的节能减排作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环境友好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目前已开始得到应用和推广;通过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技术节能效益分析,了解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降低造价等优点。  相似文献   
49.
针对液态硫磺的物理特性及运输条件,使用热煤油加热系统对液态硫磺进行保温、加热.对液态硫磺船加热系统中的硫磺罐保温层、热煤油加热系统做了分析,提出硫磺热煤油加热系统的可行性设计方法、经济保温层的计算公式,阐述了硫磺罐加热盘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大型耙吸挖泥船“新海虎”号的轮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再红 《船舶》2008,19(5):25-29
文章描述了“新海虎”耙吸挖泥船轮机系统的设计,包括采用复合驱动的动力系统、功率管理系统、热源系统、冷却系统和泥泵封水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