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253篇
综合类   279篇
水路运输   103篇
铁路运输   62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621.
李辉绸 《机电设备》2011,28(1):9-11
结合硫磺的物理化学特性,对融熔硫磺(液态硫磺)船液货加热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介绍了在设计过程中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622.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原理及施工工艺,并在试验段施工,对试验段进行了压实度检测、马歇尔试验检测、弯沉测试。结果表明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弯沉代表值比改造前降低了37%左右,大大提高了路面的承载能力,且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利用技术能有效利用原有道路废弃材料,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23.
对间歇式与连续式沥青搅拌设备进行了比较,从对废旧混合料再生的角度对两种设备各自的技术优势、生产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连续式沥青搅拌设备在中国国内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叙述。文章可以为此类设备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4.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夏 《交通标准化》2011,(20):87-89
就地热再生的沥青路面维护方法与传统养护相比,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依托工程实例,对室内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25.
泡沫沥青冷再生作为一种对旧路面进行修复的技术,具有良好的抗疲劳和抗车辙性能,并能较好地解决铣刨旧料的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论述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和最佳泡沫沥青用量,并总结施工工艺,结果表明,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是一种有效的沥青路面养护方式。  相似文献   
626.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是实现重复利用旧沥青混合料、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效的技术经济措施,对于我国的公路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以某高速公路为例,对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进行介绍,首先分析原路面病害情况,并介绍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三种施工工艺及其适用性,然后综合病害类型和试验结果确定出就地热再生施工方案,最后,通过对施工质量的检测表明,就地热再生技术在100%循环利用旧沥青混合料的同时,能够有效治理原路面病害。  相似文献   
627.
冷再生作为新兴的施工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符合中央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28.
康亮 《交通标准化》2011,(13):92-94
为更加合理地使用乳化沥青对旧路进行冷再生,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材料组成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629.
旧路补强设计理念采用的是长寿命路面设计原则,针对3种不同的破坏形式,提出不同结构的补强措施,根据旧路不同的使用状况选择不同的结构类型,采取分段设计、分类处理、分期实施、合理决策的原则进行,而且大量采用了旧路废料,这不仅降低了道路的改造费用,提高了资源再生利用率,而且还保护了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30.
论述了能耗定额的概念及意义,通过对能耗定额方法的研究,可以促进建筑的合理用能,能进一步推动我国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分析了国内目前的几种能耗定额方法,提出了基于弹性定额理论的能耗定额方法,该方法能够鼓励能耗的降低,抑制能耗的增加;弹性能耗定额理论简单明了,易于国家调控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