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41篇
公路运输   162篇
综合类   81篇
水路运输   85篇
铁路运输   67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51.
基于天津市文化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对66 m深异形地下连续墙在天津地区复杂图纸情况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地下连续墙的成槽技术、垂直度控制技术、防坍塌技术及钢筋笼吊装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结果证明该技术节省工期、造价低廉能够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52.
文章基于对某浅水缓 S 线型布置的动态脐带缆的研究,确定了线型的主要设计参数为顶部悬挂角,中水浮拱的浮力、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并借助 Orcflex 软件对动态缆的响应进行非线性时域分析,研究动态缆的初始形状、曲率、张力对不同的线型设计参数的灵敏度,阐述了设计参数变化对脐带缆的力学性能影响的一般规律,为动态脐带缆的线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3.
挖槽施工时间占地下连续墙施工时间的一半左右,施工时间长,产生振动大,需要对其诱发的建筑物振动进行评估。以南昌地铁一号线子八区间施工为工程背景,对工地附近的一座商场在挖槽施工过程中的振动响应进行了现场测试,分析了振动在建筑物内的传播和衰减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成槽机产生的振动较小,可以满足要求;冲击钻施工时会产生较大振动,在10~20 Hz的范围内可能会超过标准,不宜在夜间施工。  相似文献   
254.
圆形深基坑围护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海洋 《隧道建设》2015,35(7):665-673
为深入研究圆筒状地下连续墙的内力和变形特征,建立实际风井工程的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重点分析不同地下连续墙接头刚度、分幅形式以及坑底加固混凝土标号等因素对施工期整个围护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研究成果表明:1)地下连续墙接头刚度的变化对圆形围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不甚明显,接头刚度越小,地下连续墙位移稍许增大,内力变化很小;2)地下连续墙分幅数的影响较为明显,槽段设置24幅与15幅相比,围护结构产生的变形和内力较小;3)工作井底板下部混凝土标号越高,墙体所受的内力和变形越小,并由此提出合理的支护技术参数和措施。所得结论表明,风井基坑在土体开挖及盾构破井过程中的稳定性符合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255.
随着预制装配技术在国内的蓬勃发展,预制混凝土小箱梁得以大范围应用。预制混凝土小箱梁中横隔板大大增加了现场施工难度、施工时间及工程造价。中横隔板的必要性有待进一步探讨。以30+30m简支变连续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工程实例为研究基础,采用虚拟横梁单元法,建立三维Midas Civil 有限元模型,对中横隔板对结构内力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设置中横隔板对小箱梁边梁活载挠度、弯矩影响不大,使小箱梁边梁腹板变厚处产生更不利剪力及对应扭矩,从而对小箱梁最小截面抗剪扭承载力验算更为不利。  相似文献   
256.
小净距隧道的中岩柱厚度小且多次受到施工扰动,因此,如何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是工程的重点与难点。 以八达 岭长城站为背景,采用Midas GTS软件对不同隧道净距下的中岩柱受力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加长锚杆长度、对拉锚杆预应力及其环、 纵向间距等中岩柱支护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现场监测结果验证优化后支护方案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 1)随着隧道净距的减 小,中岩柱最大竖向应力显著增加,其承载范围逐渐由中部核心区域向边墙底部附近转移; 2)初期支护效果随着对拉锚杆预应力 增加而增强,随着对拉锚杆环、纵向间距的增加而减弱; 3)当隧道净距为2.33 m时,中岩柱支护效果随着加长锚杆长度的增加而增 强;当隧道净距为3.88 m和5.44 m时,支护效果随着加长锚杆长度的增加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257.
分析了 12 0紧急阀在 70 5试验台上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 ,提出膜板与紧急阀上盖发生吸附作用是导致紧急阀不起紧急或起急压力漂移的重要原因 ,通过对现有紧急阀盖或膜板的结构进行改进 ,可以有效解决此类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258.
刘春  贺志刚  陆启宏 《隧道建设》2019,39(Z1):398-403
目前国内外连拱隧道大多采用中导洞法施工,而对无中导洞施工研究相对较少,缺少相关工程经验,且未对无导洞法施工技术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做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文研究的上长坪隧道为分离式隧道过渡到连拱隧道,因其与大桥衔接过渡,设计的中隔墙厚度不等厚,采用复合式薄直中墙,其结构设计新颖,在设计无法做变更及4个月完成504 m的工期要求下,为实施高难度操作的设计方案,采用竖直型钢喷射混凝土结构及斜向支撑成功解决了中墙二次衬砌浇筑的难题,其竖直型钢喷混结构浇筑在左右洞二次衬砌之间作为中隔墙的结构部分,成功开创了复合式薄中墙设计施工新工艺。同时,此工法有效解决了防水漏水问题及成本控制问题,为无中导洞施工方法增加了新的工艺类型,提供了Ⅳ级围岩隧道无中导洞施工新型案例。  相似文献   
259.
王建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7):197-199,202,17
该文介绍了,在某水厂改造工程中,针对新建取水泵房周边建(构)筑物相距较近,场地狭小的问题,采用地下连续墙的支护形式,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该施工技术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60.
连拱隧道中墙受力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进行连拱隧道中墙的受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墙一定的情况下,两侧主洞的施工顺序、支护情况、应力释放系数对中墙的最终受力影响不大;中墙轴力随中导坑的扩大而减小,其中中导坑宽度影响较大;中墙应力随中墙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但超过2m以后,减小幅度变得不明显,说明一味采用增加中墙厚度来确保中墙安全的做法是不合理的;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埋深的增加中墙受力增大;当埋深较大时,在中墙顶部预留适当的变形量,可以有效减小中墙承受的形变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