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25篇 |
免费 | 106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016篇 |
综合类 | 4695篇 |
水路运输 | 3104篇 |
铁路运输 | 1803篇 |
综合运输 | 7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157篇 |
2022年 | 364篇 |
2021年 | 451篇 |
2020年 | 515篇 |
2019年 | 382篇 |
2018年 | 368篇 |
2017年 | 418篇 |
2016年 | 416篇 |
2015年 | 599篇 |
2014年 | 973篇 |
2013年 | 807篇 |
2012年 | 1206篇 |
2011年 | 1150篇 |
2010年 | 947篇 |
2009年 | 861篇 |
2008年 | 821篇 |
2007年 | 1108篇 |
2006年 | 867篇 |
2005年 | 553篇 |
2004年 | 362篇 |
2003年 | 246篇 |
2002年 | 141篇 |
2001年 | 171篇 |
2000年 | 87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准确模拟驾驶人跟车行为,提出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驾驶人“感知-决策-操控”行为模型。建立描述驾驶意愿的HMM模型,模拟驾驶人感知过程,获得期望的车间距;预测模块模拟驾驶人根据交通环境和自身生理、心理状态预测车辆未来轨迹,即决策过程;优化模块描述驾驶人为使预测的车辆轨迹跟踪上期望的车辆间距而采取的操控汽车的执行动作,即操控过程。上述3个模块的滚动过程实现了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模拟。利用自然驾驶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预测车间距平均误差仅为1.47%,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本文为驾驶行为建模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2.
舰船模块化设计中信息集成化的数据信息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产品集成信息模型的基本框架和用STEP标准建立构件模型和装配模型的方法,并以球面隔壁为对象给出构件模型和装配模型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3.
在准二维平面应变条件下,运用所研制的深基坑开挖室内试验模型,通过模拟板桩墙支护深基坑在无支撑悬臂式支护、单支撑和双支撑支护等3种支护形式下的开挖,测量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位移、土体表面的沉降及土体位移场的变化,探讨了板桩墙的插入比λ、有无横向支撑及支撑的位置对基坑开挖变形的影响规律,为基坑变形机理的研究及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4.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和提高单向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建立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评价模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确定了单向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评价指标,然后将路网结构和路网运行状况分别作为输入与输出变量建立了评价模型,选择路网级配水平、非直线系数、路网密度等指标作为投入指标层,路网平均饱和度和车辆绕行时间作为产出指标层。基于该运行效率评价模型对南京市某街区的单向交通网络运行效率进行分析,发现所提供的组织方案可实现该路网运行效率最优。最后,通过Vissim 数据显示功能对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案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Z形和C形走向的交通组织方案可使模型的运行效率达到最佳;适当提高支路网密度可使区域单向交通组织得以有效优化。 相似文献
135.
四阶段法是交通需求预测的经典方法,分为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四个阶段,四阶段的基本模型和算法在宏观交通规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交通规划管理的发展,四阶段法也暴露出自己的局限性.本文将分析四阶段法的局限性和探讨其它改善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6.
从BW功能结构出发,结合中国北车运营指标数据集成以及模型创建的实践,提出企业决策支持数据模型的优化创建方法,给出合理的创建数据模型的原则.该建模方法与原则已经成功应用于北车集团运营指标分析业务,经过实践证明这些方法与原则具有实施便捷、结构清晰、查询快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7.
从中国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出发,围绕城市交通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交通模型所需要具备的分析功能.在此基础上引入数据密集型研究的概念,讨论了模型在分析流程中的应用位置,提出了四个层次的模型技术框架结构,并在实际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待克服的主要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138.
以长湘高速公路沩水大桥的施工控制为依托,探讨了灰色系统理论在大跨度宽翼缘连续刚构桥梁线形控制中的应用.正装分析计算得到各节段理论立模标高后,根据实测数据利用GM(1,1)模型对立模标高进行了调整和预测,得出了下一阶段的最优立模标高,并指导沩水大桥的施工,实现了沩水大桥的高精度合龙,确保了沩水大桥成桥线形符合设计要求.该方法可推广到所有采用节段悬臂施工桥梁的施工控制中. 相似文献
139.
人为因素是导致隧道事故的主要原因,针对已有的人为失误分析模型在量化计算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S Reason分析和控制模型,以减少盾构隧道施工期的风险事故。结合隧道工程的施工特点,该模型相对于现有的S Reason模型提出以下2点改进: 1)以人为失误的控制难度权值为度量,找出风险事故的最优控制路径; 2)通过控制最优控制路径中的人为失误截断风险的事故链,同时利用反馈路径实时反馈控制效果。利用该模型对管片密封材料损伤破坏进行了分析,在该风险的最优控制路径上找出了不同层次人员的人为失误,并对人为失误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与常规方法的比较,表明所建模型既重视了组织和个人因素的影响,又兼顾了风险控制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