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59篇
公路运输   298篇
综合类   399篇
水路运输   471篇
铁路运输   151篇
综合运输   19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Accurately modeling traffic speeds is a fundamental part of efficient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Nowadays, with the widespread deployment of GPS-enabled devices, it has become possible to crowdsource the collection of speed information to road users (e.g. through mobile applications or dedicated in-vehicle devices). Despite its rather wide spatial coverage, crowdsourced speed data also brings very important challenges, such as the highly variable measurement noise in the data due to a variety of driving behaviors and sample sizes. When not properly accounted for, this noise can severely compromise any application that relies on accurate traffic data. In this article, we propose the use of heteroscedastic Gaussian processes (HGP) to model the time-varying uncertainty in large-scale crowdsourced traffic data. Furthermore, we develop a HGP conditioned on sample size and traffic regime (SSRC-HGP), which makes use of sample size information (probe vehicles per minute) as well as previous observed speeds, in order to more accurately model the uncertainty in observed speeds. Using 6 months of crowdsourced traffic data from Copenhagen, we empirically show that the proposed heteroscedastic models produce significantly better predictive distributions when compared to current state-of-the-art methods for both speed imputation and short-term forecasting tasks.  相似文献   
22.
文中介绍了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概况、教学理念与办学特色,比照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提出现阶段如何进行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
大型风电场的建模分析是研究风电参与电力系统频率调控的前提。风电场内机组众多且运行方式各异,根据风电机组的整体结构及虚拟惯量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在直驱式风电机组单机详细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简化,然后按典型风速将风电场内全部机组分为三群,同群机组采用聚合方法得到等值机组,从而形成最终的风电场多机并网等值模型。考虑风速扰动和负荷扰动两种情况,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对比校验所建模型,仿真结果显示了该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
邱云明  胡春平 《船舶工程》2015,37(S1):45-49
船型几何模型的参数化表达,是船型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基础。其作用是为各学科分析和优化提供一个统一的几何模型,并根据各学科分析结果自动修改调整船体型线。文中尝试使用Friendship进行船体完全参数化建模,并使用该软件中的feature编程功能编程实现shipflow型值数据的提取;通过改变一系列重要的船型参数实现变换船型几何模型,以获得满足性能需求的船型。最后利用该软件的优化框架,采用切线搜索法 (Tangent Search, TSearch) 完成1300TEU集装箱船的兴波阻力优化,优化球首和前体船体曲面。结果表明,该参数化方法在改进船型水动力性能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动力定位系统舵桨组合推力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伟  俞孟蕻  朱艳 《船舶力学》2015,(4):397-404
针对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推力分配中舵桨组合的推力建模及优化分配问题,将舵桨组合的非凸推力区域转化成4个凸区域,采用切换控制理论把非线性最优化问题转换为线性最优化问题。将舵、桨组合起来进行推力建模,以最小推力、舵角变化和推力误差为优化目标,对推进器的推力变化率、舵角变化率、推力误差范围和推力大小作了约束,采用多边形的方法把推力范围约束转化为线性不等式约束,基于总功率与总推力误差在不同推力区域设计了切换逻辑,实现了在不同的推力分配器中的切换。实船试验结果表明舵桨组合推力模型及推力分配策略是切实可行的,满足了推力分配的要求,在配备舵的动力定位船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为了提高装备临抢修业务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论文利用Petri网建模的优势,将排队系统运用到装备临抢修业务流程建模研究中,利用库所优先级实现对故障装备按重要程度进行优先修理。论文讨论了将排队系统转化为HTCPN模型的建模规则,这种方法既可以给出简单直观的模型顶层结构,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细化,并有利于对模型进行分析和仿真。最后利用CPN Tools工具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性能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
基于U-I型、U-IV型、V-I型、V-IV型4种夹层板结构形式,利用PCL(Patran Command Language)语言对MSC.Patran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开发出折叠式夹层板结构设计程序(FEA-LASCOR)。该程序仅需设计者在用户界面简单操作即能够实现夹层板板格快速建模、屈服强度分析、结果处理等功能。验算分析表明FEALASCOR程序具有与传统数值仿真分析一样的精度,并缩短了繁琐的建模工作,显著提高设计分析效率,为夹层板船体结构设计高效、快捷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8.
基于Simulink/Stateflow的汽车ABS混合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一种很关键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本文采用基于有限状态机的系统仿真方法,采用Simulink和Stateflow模块混合建模,对ABS模型中的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混合仿真系统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汽车ABS系统的实际工作过程,显著缩短制动距离,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9.
介绍造型设计软件Rhinoceros,并以豪华大客车为例,讲述该软件在客车CAS(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0.
随着汽车驾驶模拟器在道路交通仿真中的广泛应用,驾驶员对视景的逼真度也相应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视景仿真系统作为模拟器的一个子系统,其逼真度和实时的动态显示是影响道路交通仿真的关键因素。文中介绍了高等级公路三维视景的建模过程、实现方法,以及地形的简化技术。设计成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于利用驾驶模拟器进行道路交通仿真等方面的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