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148篇
综合类   162篇
水路运输   247篇
铁路运输   63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Traditionally, the design of mooring lines and risers of floating production systems (FPS) has been performed separately, by different teams, employing uncoupled analysis tools that do not consider the nonlinea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latform hull and the mooring lines and risers. Design processes have been focused on fulfilling the design criteria of the respective component (mooring/riser) alone, with few or no consideration to the other component, and littl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esign teams. Nowadays the importance of employing analysis tools based on coupled formulations is widely recognized, and analysis strategi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consider feedback between mooring lines and risers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design processes.In this context, this work details a proposal of one single and fully integrated design methodology for mooring systems and risers for deep-water FPS. In this methodology, the design stages of both risers and mooring lines are incorporated in a single spiral, allowing the full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teams; mooring design implicitly considers the riser integrity, and vice-versa, leading to gains in efficiency and cost reduction.Different analysis strategies are employed, taking advantage of uncoupled and coupled numerical models. The models generated at the initial/intermediate design stages can be reused in subsequent stages: simpler models are used in the initial stages, and more refined models are gradually introduced, to reach an ideal balance between computational cost and accuracy of results. In the advanced stages,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mooring/riser also allows the definition of criteria for the selection of governing/critical loading cases to be revised and verified in detail. This leads to the reduction of the original loading case matrix, allowing a feasible use of time-consuming fully coupled analysis.Results of a case study illustrating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of the main processes of the methodology are included.  相似文献   
32.
邓恒 《汽车电器》2007,(8):29-32
以整车装车与跑车验证案例为背景,讨论汽车开发过程中汽车电器故障诊断的方法,阐述如何应用零部件置换原则来分析故障的重要性等级(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33.
主要论述了高弯拉强度混凝土对水泥、集料、掺合料及外加剂等原材料的技术要求;提出路用高弯拉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与方法,并给出推荐的配合比范围;论述了高弯拉强度混凝土拌和、运输、摊铺、切缝和养护等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34.
应用地质雷达技术和管道探摄仪探查管道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阐述了地质雷达探查技术的原理和管中探摄方法,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讲述了该技术在雨、污水管道病害探查中的应用。达到在不采取截流措施的前提下对雨、污水管道外部土体扰动情况及管道内部的完整性情况进行准确判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
汽车车身柔性装焊生产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威春 《汽车技术》1997,(12):21-24
阐述了建立汽车车身柔性生产线的必要性,指出了车身装焊生产线是汽车车身柔性生产的关键,从工艺设备、工装夹具、机械化输送及自动控制几个方面控制实现柔性汽车装焊生产线的措施。分析了柔性装焊生产线-车身生产发展的趋势,论证了计算机是实现柔性自动控制的核心。  相似文献   
36.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形成零件组和建立机床组的新方法,实现了生产流程分析法与编码分类法的综合.对于成组加工单元,本文把设备负荷与零件相似系数一起作为形成成组加工单元的主要因素,获得了合理的零件组和机床组,并具有良好的柔性和计算性.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四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技术要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8.
目前商用车的开发主要分为骡子车试制、工程试制和试生产几个阶段,与乘用车不同,商用车存在车型配置繁多,而且不同的配置之间可能会对整车在底盘的布置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车在量产线的通过性,因此有必要在PT(工程试制)和SOP(试生产)阶段间加一个验证阶段,文章首先介绍了PT转SOP试制线的布局及工艺编排,然后对PT转SOP快速试制验证流程进行了介绍,最后对PT转SOP量产通过性的判断指标进行了说明,对PT车型如何更好的过渡到量产,减少量产线的停线及线下返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9.
基于造船总装生产线的船厂生产计划与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集成制造的原理,论述了基于造船总装生产线的船厂生产计划、作业控制方式;提出了PERT、MRPⅡ、JIT三者集成的思路和方式;首次阐明了“集成中间产品”、“中间产品组”、“中间产品包”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在造船总装生产线生产组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刘艳红 《交通标准化》2010,(16):130-132
随着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全面推进,安全环保施工暴露出了较多问题,为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制定公路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策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