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0篇
  免费   174篇
公路运输   1681篇
综合类   2954篇
水路运输   125篇
铁路运输   161篇
综合运输   18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487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460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介绍处理软土地基方法——真空击密法,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其工法的原理、设计机理、施工要点及应用优点等。  相似文献   
72.
GPS定位系统在隧道施工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以广梧高速公路石牙山隧道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施工控制测量为实例,简述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基本组成和测量原理,并分别通过利用全站仪进行传统导线测量和GPS定位系统测量两种方法的对比,总结了GPS应用于隧道工程控制测量所具有的卓越性能。  相似文献   
73.
以浙江湖州市南浔新桥为例介绍软土地基中承式系杆拱桥的钢拱架节段组拼、拱架成型及安装等施工工艺。在钢拱架的安装过程中,采用先地面节段组拼、临时支架拼装成拱,然后用大型浮吊每两榀钢拱架吊装就位、利用地形用万能杆件支架代替缆风临时固定的施工技术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4.
李红  傅智  张劲泉 《公路》2006,(4):66-70
介绍了交通部2006年新颁布的《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与掺合料应用技术指南》(简称指南)中编写的早强剂在公路水泥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特别介绍了早强剂在快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桥梁的快速施工及修复中的应用,以加强业内人士广泛应用早强剂的自觉性,不仅要确保公路水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使用耐久性,而且要提高公路工程中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和修复的速度,减少交通堵塞,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5.
介绍我国西部公路建设中存在的影响环境保护的几方面问题,提出如何根据各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解决好公路建设环境保护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6.
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各类复杂的组合线形设计更为常见,例如直线与平曲线间组合或不同平曲线间组合。驾驶人在相邻组合路段行驶时会感知到线形的变化,引起驾驶行为的改变,最终车辆的纵向加速度也会随之改变。频繁的加减速行为会引起驾驶人不适,甚至形成安全隐患。目前针对相邻组合路段驾驶行为的研究中,关于加速度的研究主要基于路段特殊点进行计算。随着驾驶模拟技术的发展,高仿真驾驶模拟器为高速公路的设计评估提供了更好的数据及试验条件支撑。在高仿真驾驶模拟器中,基于湖南省永吉高速公路道路设计参数及周边地形环境参数,构建山区高速公路的三维虚拟模型,以山区高速公路中的相邻组合路段为研究对象,获取山区高速公路组合线形路段的车辆纵向加速度数据,提取加减速事件后,基于驾驶人的加减速行为,采用混合Logit模型,分别判定道路线形层和驾驶人层的影响,研究组合线形对驾驶人纵向加减速选择的具体影响变量以及变量的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下游路段最大曲率、上游路段圆曲线段比例、下游路段变坡点数量、下游路段曲线数量、上游路段平均曲率和当前位置曲率等对驾驶人加减速行为有显著影响;通过对比混合Logit模型和多元Logit模型,指出驾驶人层面对模型结果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山区高速公路连续纵向加减速行为的建模方案,并可为研究驾驶人在复杂线形条件下的纵向加速度选择行为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7.
普通板式橡胶支座作为中国量大面广的公路钢筋混凝土梁桥结构体系中的重要支承构件,其力学性能对局部和整体结构的刚度分布和受力变形特点具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服役公路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适应性。因此,针对桥梁服役过程中该类支座普遍存在的滑移、脱空等典型病害特征,研究其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剪切性能。考虑支座界面接触方式、几何尺寸等参数,设计并进行了6个普通板式橡胶支座的剪切性能试验。对不同参数影响下支座的损伤破坏模式、剪应变-剪应力曲线、支座有效剪切应变及抗剪刚度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摩擦滑移下的支座剪切性能进行参数分析,并将其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普通板式橡胶支座的剪切性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支座上、下表面的接触摩擦条件可明显影响支座的水平侧移和抗侧力。对于界面摩擦因数较小的情况,卸载后支座摩擦滑动位移不能完全恢复,随着循环加载次数的增加,摩擦滑动位移增幅增大,且支座界面摩擦滑移可降低支座有效剪切变形和抗剪刚度的发挥。0.5,0.7,1.0等效剪切变形下支座的抗剪刚度试验结果、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而既有抗剪刚度理论计算结果偏大,且未考虑支座界面摩擦滑移、脱空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实际桥梁结构的力学性能计算时,应考虑不同受力阶段支座力学性能指标的取值。  相似文献   
78.
中国公路隧道在规模、数量、建设速度等持续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近10年来又取得了众多隧道建设技术的突破,已由隧道大国步入向隧道强国转变的轨道。首先宏观研究分析近10年来中国公路隧道建设状况,对比论述了山岭、水下、城市地下道路等类型隧道的发展特点、趋势及相关建议;从隧道建设需求导向、地质超前预报、节能环保、应急救援等方面提出了公路隧道建设理念的变化,对比总结了钻爆法、盾构法、沉管法及TBM法等4类修建公路隧道常用施工方法的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公路隧道未来建设中将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思考。结果表明:应改变以支护参数设计为重点的隧道设计理念,建立以介质场为主体的隧道结构设计方法,在隧道场解重构理论与技术体系方面进一步创新;对于采用双洞布局模式的长大公路隧道,为减少长深斜竖井设置,提升建设速度,应优先采用“钻爆法+小TBM导洞扩挖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来修建;针对越来越多的公路隧道进入后运营期,提出了隧道智能监测评估与快速修复的技术途径,以将隧道修复作业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中国公路隧道建设应融合大数据、智能装备、5G等先进技术,并尽快完成配套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79.
陈东 《公路工程》2020,(1):114-116,167
某高速公路K87+200~K87+320段下边坡高约52 m,边坡坡度约42°~54°,地质条件较复杂。基于理正软件采用瑞典条分法和基于Midas-GTS有限元仿真计算对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两种方法的计算得到的边坡滑动面位置和形状基本一致,瑞典条分法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为1.241,小于仿真计算的1.309,说明瑞典条分法相对保守。针对该边坡特征,提出完善排水系统+挂网锚喷的支护方案,并利用理正软件对支护后的边坡稳定进行计算,得到其安全系数为1.359>1.35,符合规范要求,说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0.
陈波  徐成桂 《公路工程》2020,(2):112-115
以某公路土质边坡维护工程作为案例,阐述了SNS柔性防护网的分类及工作原理,从设计方面、施工方面、经济性和环保性等4个方面分别和其他边坡防护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与传统的浆砌片石、锚杆加固、挡土墙等刚性防护措施比较,SNS柔性防护系统不但拥有传统防护技术的预防治理作用,而且可以预防治理坡面常见地质灾害。SNS柔性防护系统秉承“以柔制刚”的理念达到“事倍功半”效益,是一种施工便捷、资金投入相对少,对已有公路以及周边建筑物扰动相对小,对危险落石落土有阻拦作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