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7篇 |
免费 | 8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51篇 |
综合类 | 298篇 |
水路运输 | 173篇 |
铁路运输 | 280篇 |
综合运输 | 2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83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72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63篇 |
2007年 | 107篇 |
2006年 | 106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972.
结合和尚荡大桥主跨(30+50+30)m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的设计实例,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以及对支架变形进行了分析计算,确定了科学合理的浇筑顺序。分析计算数据及预压试验结果,设置合理的支架预拱度,保证了箱梁浇筑后线形满足设计要求,无因支架变形产生裂缝。 相似文献
973.
针对特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开裂和下挠通病,进行了开裂和下挠防治措施的施工研究,并在重庆渔洞长江大桥工程得到成功应用,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74.
对既有电气化铁路上增建复线接触网施工时,利用停电天窗点更换既有软横跨的施工进行介绍,从施工手段、方法、措施等方面入手,对更换既有接触网软横跨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此方法解决了利用最短的停电天窗时间,在确保施工和既有设备安全的前提下,一次性更换既有线接触网软横跨的重要施工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75.
针对黄河特大桥边跨现浇段高墩大跨的结构形式,以及地处山体陡坡地段的工程特点,重点对现浇段托架的设置形式、托架预压方法、偏载条件下托架配重方案、塔吊和电梯的预埋件形式、托架拆除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配重托架方案消除了刚构桥现浇段施工对薄壁空心墩墩身根部结构受力的影响;采用液压千斤顶张拉钢绞线模拟荷载进行配重及预压,减少了常规工艺的繁琐过程。 相似文献
976.
李卫平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6,21(2):38-40
杭州湾大桥在设计施工中采用了70m混凝土箱梁整孔运输一体化、大直径超长钢管桩制造施打、移动模架洗注50m箱粱等新技术,采用这些新技术的分项工程所占投资比例大。因此,分析与确定这些分项工程的工料机消耗量,编制科学的补充定额,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并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7.
杜玉波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6,21(3):45-47
1工程概况渝怀铁路14标段黄草乌江大桥全长410.65m,主跨为连接2号墩和3号墩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梁,长168m,是目前我国双线铁路连续刚构跨度最大的桥梁,梁体混凝土标号为C55。其中0号段梁宽7.8m、高11m、长13m,混凝土体积为619.6m3。0号段设计为三向预应力,纵向预应力束共有1 相似文献
978.
马绍辰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6,21(6):45-48
1工程概况华南路三期工程位于广州市北部,介于北环路高速公路与北二环高速公路之间,是广州市北部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朝阳立交工程为华南路三期工程的主要工点及控制工程之一,位于朝阳村,立交主线长为2.4km,其工程主要技术标准如下:(1)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2)设计车速:主线80 相似文献
979.
980.
针对我国新建桥梁跨度和结构形式远远超出现有桥梁设计规范的适用条件,以及国内外桥梁刚度指标和取值存在较大差异,进行铁路桥梁刚度描述方法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桥刚度的限值研究。提出一种铁路桥梁刚度的统一描述方法,即采用设计荷载下的梁端处桥面(轨面)的横向、竖向转角和扭转角及非梁端处桥面(轨面)的横向、竖向转角和扭转角沿桥纵向的变化率(即曲率)描述桥梁刚度,并推导出大跨度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桥刚度设计参考限值。该方法不仅能方便描述简支梁的刚度问题,与现有规范相衔接,而且能描述规范所不能涵盖的大跨度桥梁和特殊桥梁结构的刚度问题。通过代表性桥梁的车桥系统动力响应计算分析,证明了统一描述方法的可行性和较好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