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5篇 |
免费 | 14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10篇 |
综合类 | 637篇 |
水路运输 | 572篇 |
铁路运输 | 517篇 |
综合运输 | 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77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63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84篇 |
2013年 | 115篇 |
2012年 | 239篇 |
2011年 | 217篇 |
2010年 | 166篇 |
2009年 | 152篇 |
2008年 | 168篇 |
2007年 | 194篇 |
2006年 | 185篇 |
2005年 | 121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31.
多洞空间小净距隧道支护结构参数量化设计与安全性分析是当前设计中的一大难题。文章针对深圳机荷高速公路荷坳隧道四洞小净距段的设计,采用总安全系数法对四洞的开挖与支护模式、各洞的开挖顺序及支护参数进行了研究比较,并采用隧规荷载-结构法、增量法、地层-结构法对支护结构的安全系数进行了对比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提出了基于总安全系数法原理的多洞空间小净距隧道设计方法;(2)根据总安全系数法得出了荷坳隧道四洞小净距段应采用“先行洞二次衬砌完成后再开挖下一孔隧道”的开挖与支护模式,且应按洞1→洞2→洞3→洞4的开挖顺序施工;(3)隧规荷载-结构法、增量法、地层-结构法虽无法得出结构的总承载安全系数,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部分支护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2.
33.
介绍12m前置出口客车JS6120GC底盘的布置、性能参数及结构特点,分析和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35.
通过采用相同级配组成、不同材料类型以及相同材料类型、不同级配组成等4种沥青混合料,分别使用马歇尔击实成型和Superpave旋转压实成型制备混合料,测试混合料的各项体积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成型方式得到的混合料,在相同的油石比条件下,矿料间隙率之间、空隙率之间以及其他体积参数之间,不具备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6.
利用断裂力学方法对冷再生基层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断裂力学公式及参数,进而推导出疲劳寿命预估方程,分析方程中参数的取值并给出算例.通过算例得到的结果对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与通过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断裂力学方法预测含裂缝冷再生基层材料的疲劳寿命更合理. 相似文献
37.
车辆跟驰行为建模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回顾了跟驰理论60年的发展历程,依据建模思想将跟驰行为模型分为交通工程角度和统计物理角度。交通工程角度的跟驰模型包括刺激-反应类、安全距离类、心理-生理类及人工智能类模型;统计物理角度的跟驰模型包括优化速度模型、智能驾驶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针对各类模型分别阐述了其建模思路、模型结构、参数标定及其扩展研究。最后,展望了跟驰行为建模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为建立适合中国交通流特点的跟驰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Mechanics and Mobility》2012,50(3):217-222
The inner loop control for the actuator force can be quite simply compensated by means of a correction term to the desired force signal at the input. The correction requires only a measurement of the actuator piston velocity and is employed to cancel the loop disturbance caused by the oil flow to the actuator. Although an additional time constant is introduced by the integration in the inner loop force control,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is nevertheless quite close to that of an ideal optimal system. 相似文献
39.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Mechanics and Mobility》2012,50(3):362-389
A vertical vehicle–track coupled dynamic model, consisting of a high-speed train on a continuously supported rail, is established in the frequency-domain. The solution is obtained efficiently by use of the Green's function method, which can determine the vibration response over a wide range of frequency without any limitations due to modal truncation. Moreover, real track irregularity spectra can be used conveniently as input. The effect of the flexibility of both track and car body on the entire vehicle–track coupled dynamic response is investigated. A multi-body model of a vehicle with either rigid or flexible car body is defined running on three kinds of track: a rigid rail, a track stiffness model and a Timoshenko beam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neglecting the track flexibility leads to an overestimation of both the contact force and the whole vehicle vibration response. The car body flexibility affects the ride quality of the vehicle and the coupling through the track and can be significant in certain frequency ranges. Finally, the effect of railpad and ballast stiffness on the vehicle–track coupled vibration is analysed, indicating that the stiffness of the railpad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system in a higher frequency range than the ballast.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