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篇
  免费   106篇
公路运输   411篇
综合类   367篇
水路运输   72篇
铁路运输   166篇
综合运输   6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关永久  李人宪  赵晶 《路基工程》2011,(2):50-52,55
基于三维、非稳态、可压缩、粘性N-S方程和k-ε两方程紊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仿真计算了5种车速和3种隧道长度下,高速列车在短隧道等速会车时列车侧壁上的气体压力变化,分析了气体压力在隧道内的变化特点和传递规律。  相似文献   
72.
以上海S7公路一期工程斜交条件下的下穿地道为例,对纵缝采用凸凹榫接头的预制拼装体系与封闭框架的现浇工艺体系进行结构受力对比,结果发现,设计中通常假定凸凹榫处采用铰接进行模拟存在不合理之处.因此,从方便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预制拼装斜交地道结构体系的受力计算模型可考虑利用封闭框架体系的等效计算模型,但需将凸凹榫位置处的内力值适当提高20%~30%.该研究成果已在依托工程成功应用,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3.
This paper presents a vehicl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lgorithm design with human factors considerations.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 systems should be acceptable to drivers. In order to be acceptable to drivers, the ACC systems need to be design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uman driver driving behaviour. Manual driving characteristic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real-world driving test data. The goal of the control algorithm is to achieve naturalistic behaviour of the controlled vehicle that would feel natural to the human driver in normal driving situations and to achieve safe vehicle behaviour in severe braking situations in which large decelerations are necessary. A non-dimensional warning index and inverse time-to-collision are used to evaluate driving situations. A confusion matrix method based on natural driving data sets was used to tune control parameters in the proposed ACC system. Using a simulation and a validated vehicle simulator, vehicl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rolled vehicle are compared with real-world manual driving radar sensor data.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can provide with natural following performance similar to human manual driving in both high speed driving and low speed stop-and-go situations and can prevent the vehicle-to-vehicle distance from dropping to an unsafe level in a variety of driv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74.
司玉迪 《隧道建设》2019,39(Z1):411-419
为解决双护盾TBM 在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施工中频繁过站的问题,以青岛地铁2号线双护盾TBM施工为背景,根据TBM所经车站的具体情况,结合车站施工条件及TBM过站影响,研究并实施了空推和平移2种双护盾TBM过站方式,制订了合理可行的TBM过站方案和关键措施,解决了双护盾TBM 过站多次拆解、组装、调试以及对车站影响的技术难题,为青岛地铁1号线、4号线、8号线采用双护盾TBM施工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5.
尽管<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规定八车道的高速公路应当设置2.5 m的左侧硬路肩,但国内几条刚刚改建完成的八车道高速公路中没有一条设置了左侧硬路肩,甚至没有宽于0.75 m的路缘带.研究运用可接受间隙理论计算了不同流量和车道数条件下车辆从最内侧车道穿插变道停驶到右侧路肩这一过程的概率和所需距离,并通过交通事故数据调研,分析了左侧路肩设置对提高交通安全的影响,从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两个方面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左侧路肩设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6.
钱冬生 《桥梁建设》1996,(2):8-13,7
对英国塞文桥渡正交异性板构造的疲劳裂纹产生的原因、所作试验及对其疲劳寿命计算作了介绍,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7.
采用格林函数退耦合方法研究了非对称周期性Anderson模型.结果表明,在相干区随杂化作用的增强体系有能隙产生,且能隙具有较强的温度依赖.体系的磁化率随温度非单调变化.上述结果与Kondo绝缘体的行为一致.  相似文献   
78.
高强度客流设施的服务水平评价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在这方面缺乏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支撑.提出通过动态模拟出入口广场人群流动的方法来评估入口设施的服务水平.利用VISSIM仿真技术具有的直观、准确、灵活、可重复试验的特点,进行集散设施抽象建模、进出闸机的关键参数校核和集散广场访客行为的模拟.以上南路入口广场客流集散为研究背景,对该入口未来高峰时段的客流进行了模拟,取得了较好的仿真效果.VISSIM仿真模型可满足客流集散仿真的需求.  相似文献   
79.
刘国栋  袁冯丹  许超 《隧道建设》2018,38(7):1228-1235
为解决土压平衡盾构在敏感软土地层穿越密集房屋群过程中极易引发地表沉降和建(构)筑物损坏的问题,依托广州市轨道交通14号线盾构下穿姓钟围房屋群加固工程,提出水平定向注浆加固技术,该技术将水平定向钻孔技术与地面注浆技术相结合,利用无线随钻测斜系统实现钻机参数测量、采集、分析和定位,采用特制钢阀管下入钻孔,通过阀管向拟加固区域进行水平定向注浆。介绍该技术的水平孔钻探工艺,并分析其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应用水平定向注浆加固技术,加固区变形量控制在±5 mm以内,未造成房屋开裂、倾斜、倒塌等不良社会影响,能有效保障土压平衡盾构在敏感软土地层中安全顺利通过密集房屋群; 水平定向注浆加固较MJS高压旋喷桩加固可节省费用600余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0.
张治国  奚晓广  吴玲 《隧道建设》2018,38(9):1480-1488
为研究基坑分区开挖对邻近越江隧道保护的有效性,以上海市西藏南路双线越江隧道附近绿谷一期基坑工程为依托,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基坑分区与不分区开挖对地下连续墙位移和既有越江隧道收敛变形的影响。然后根据现场监测数据,研究基坑分区开挖下既有越江隧道和地下连续墙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 1)采用分区开挖的方式,地下连续墙最大位移减小23.9%,邻近越江隧道最大竖向位移减小35.4%,分区开挖施工对距离较近隧道的保护效果更好; 2)对于面积较大的分区,其开挖导致的地下连续墙变形更大; 3)既有越江隧道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斜向压扁的不规则收敛变形,地下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对邻近隧道的收敛变形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