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6篇 |
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6篇 |
综合类 | 26篇 |
水路运输 | 39篇 |
铁路运输 | 36篇 |
综合运输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介绍美国气垫登陆艇推进垫升系统在三十余年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艇装载量、耐波性、全寿命周期维护等总体性能和作战使用要求的提高以及主机功率不断增大,结合现代技术分析手段,推进垫升系统正不断改进优化。在广泛采用新技术及复合材料后,艇载重大量幅增加且耐波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2.
Adopting a steel-anchor beam and steel corbel composite structure in the anchor zone on pylon is one of the key techniques for the design of Jintang bridge, a cable-stayed bridge in Zhoushan, China.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a stud connector model for the joint section was put forwar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obtain the relation between load and slip of specimen, the failure pattern of stud connector, the yield bearing capacity and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a single stud, etc.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structural behavior of the specimen was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features of the internal force distribution in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the strain distribution of stud connector under different loads were emphatically studi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 connector is applicable for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for pylon of Jintang bridge. The stud has a good ductility performance and a obvious yield process before its destruction. The stud connector basically works in a state of elasticity under a load less than the yield load. 相似文献
54.
为提高客车运行安全质量,消除客车电器火灾隐患,对运用和段修时发现的笼式弹簧夹持接线端子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5.
既有线路的加固和顶进后背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是大框架顶进施工的关键.结合长沙市书院路下穿京广铁路上、下行线框架桥的顶进施工,介绍了施工中既有线路加固体系、框架顶进后背体系、支点转换体系以及关键部位检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在六沾铁路接触网验收中,存在棘轮补偿连接架卡滞的问题,通过对连接架卡滞造成补偿绳偏移的分析研究,得出两侧小轮补偿绳在平面内对大轮的间距不均衡,其田野侧小轮补偿绳向大轮轮齿方向偏移,在运行中造成补偿绳与大轮轮齿的安全距离不足,容易产生摩擦而形成安全隐患,要在施工中重视并避免连接架卡滞的缺陷,确保棘轮补偿装置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57.
为确定合理的临时支撑间距与拆除时机、负弯矩区剪力连接件类型及是否设置桥面板预留槽等,以便于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设置合理的预拱度,以某(40+75+75+40)m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相关设计与施工因素对预拱度设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梁拼装时应采用临时密支撑,并在正弯矩区桥面板混凝土浇筑后再拆除临时支撑;负弯矩区应采用抗拔不抗剪连接件,桥面板正、负弯矩交界区域应设置桥面板预留槽;仅边跨设置向上的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拱度值,而中跨不需设向下的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挠度值。该桥边、中跨跨中钢梁制造预拱度分别为17.7mm和161.9mm,施工时考虑了10mm的弹性变形预抬值。成桥时组合梁线形误差在±10mm内,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8.
一种多功能型直插式熔断丝盒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可以实现一类汽车的熔断丝盒平台化的直插式熔断丝盒的结构、用法、优点。 相似文献
59.
60.
桃花峪黄河大桥跨北大堤桥为(75+135+75) m 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桥,对该桥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阶段研究得出: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相比,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桥具有景观效果好、抗震性能好、施工效率高等优点,确定该桥采用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桥;对比工程造价,确定高跨比取1/18;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横隔板数量对箱梁抗扭刚度和畸变的影响,确定中、边跨分别设置8道、4道横隔板;对3种型式连接件进行试验研究,确定波形钢腹板与顶、底板分别采用 Twin-PBL 和角钢连接;预应力采用体内和体外混合配束方案,确保维护方便。施工阶段研究得出:随跨径增大,施工位移增量对波形钢腹板加工尺寸影响显著,加工时必须考虑其影响;采用“悬臂桁车技术”保证了钢腹板起吊和安装定位;采用先边跨后中跨合龙方案,确保了大桥顺利合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