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32篇
公路运输   161篇
综合类   54篇
水路运输   179篇
铁路运输   65篇
综合运输   4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大口径水平架空介质输送钢质管道早期腐蚀可以直接导致管道寿命期频繁维修、费用成倍增加,甚至严重危及生产线正常工作。通过对管道圆周随机涂层厚度测试,发现涂层减薄位置具有一定规律性且管道涂层提前失效的原因与涂层的厚度分布不均匀有直接关系,同时提出管径大小、介质温度、涂层结构、空气湿度、粉尘浓度等因素下的减薄涂层防腐强度推荐公式和腐蚀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22.
深海管道保温材料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讨论深海环境和深水海底管道保温材料的性能特点,主要介绍目前根据深海特殊的服役环境通常选用的聚丙烯、聚氨酯、环氧树脂、气凝胶以及相变储能材料等保温材料。介绍了这几种保温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吸水率等基本物理参数,适用的管道保温结构方式、海水深度以及长期服役温度。最后,列举国内外海底管道保温材料工程应用实例,可以看出聚氨酯和聚丙烯聚合物材料是目前海底管道最主要的保温材料。  相似文献   
123.
为保证北内环平稳、高效、安全输送天然气,对其进行清管通球。在清管过程中出现3次清管球滞留情况,针对这些滞留情况,从清管球在管道中的受力情况、清管球在三通处出现形状变化2个方面分析讨论了清管球滞留原因;从建立较大背压发球、增加清管球过盈量、改变三通倾斜方向3个方面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证明均不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对比清管球、皮碗清管器、泡沫清管器3种设备的优缺点,最后选择泡沫清管器为北内环清管最优的清管器材。  相似文献   
124.
文中总结了引起输油管道局部腐蚀的主要原因,结合实例详细分析了输油管道在水泥固定管墩中及管道在穿跨越公路、铁路、河流的套管中引起腐蚀的几种原因,并提出了在水泥固定墩和套管中腐蚀控制应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介绍了输油管道防腐层大修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防腐层大修技术的实际应用,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5.
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引起的邻近管线沉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霆  罗富荣  刘维宁  李兴高 《隧道建设》2011,31(2):192-197,207
为了解地层变形引起的管线沉降规律,依托北京地铁10号线黄庄站工程,基于地表和管线沉降的实测数据,利用时程曲线分析车站洞桩法施工引起的邻近典型管线变形规律。洞桩法车站施工引起的管线沉降主要分为3个变化阶段:初期缓慢变化期,掌子面通过测点时的急剧变化期和掌子面通过后的稳定期。管道与土体在车站施工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沉降差,在管道正下方土体开挖时差异沉降迅速增大,掌子面通过测点一定距离后,差异沉降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26.
在雨污水管网养护过程中,清掏出的管网沉积污泥含有大量垃圾、泥砂及腐殖物,含水率高且臭味浓度高,传统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环保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需要,如何对管渠污泥进行经济而有效地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有效解决三亚雨污水管网运营维护中清淤污泥的处理及出路问题,对三亚排水管渠污泥进行了采样检测并分析其基本特性,采用预处理+回收利用联合处理,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当地雨污水管道清淤污泥的出路难问题,可在其他类似处理工程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7.
本文针对白龙港南线输送干线SST1.2标过江段顶管方案调整后(从浦西向浦东顶进),管道顶进到567.5m时,在第20节与第21节管缝(距离机头50m,距离W1#工作井517.5m)处发生漏水、漏砂现象,导致该段顶管无法继续顶进,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采用气压法施工工艺对渗漏管道透水点进行处理,在气压状态下对管道进行检查修复作业,文章分析了管道施工的重难点,重点阐述了管道修复施工技术措施和手段,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8.
IntroductionGas pipelines buried in soil are necessary intransport process of city gas. Whether it is safe ornot is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tens of thousands do-mestic customers in life and the industrial cus-tomers in work.Because of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thegas business in Shanghai, the gas users are ex-panded from hundreds of thousands in several mil-lions, and the gas pipeline is also developed fromingot tube into steel pipe. The underground steel-pipelines will bring into all ki…  相似文献   
129.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oilfields has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submarine pipelines being constructed for the transport of crude oil to onshore refineries.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ipeline and an erodible b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urrent and waves often lead to local scouring around the structure.When this occurs, the pipeline may be suspended on the seabed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 span.If the free span is long enough, the pipe may experience resonant flow-induced oscillations,leading to structural failure.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omplex flow-structure-sediment interaction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cour holes around submarine pipelines.It reviews published literature in this area,which primarily is confin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2- dimensional scour holes.Despite the abundance of such research studies,pipeline-scour in the field essentially is 3-dimensional in nature.Hence,most of these studies have overlook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nsverse dimension of the scour hole,while emphasizing on its vertical dimension.This clearly is an issue that must be re-examined in light of the potential hazard and environmental disaster that one faces in the event of a pipeline failure.Recent studies have begun to recognize this shortcoming,and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overcome the deficiency.The study presents the state-of-the-art knowledge on local scour at submarine pipelines,both from a 2-dimensional as well as the 3-dimension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30.
张树德  张翼  郎一鸣 《船舶工程》2019,41(5):117-120
鉴于采用常规固定式平台进行浅海海洋石油工程开发周期长、经济门槛高的工程现状,本文创造性地提出采用自升式可移动钻井船并利用海底管道对新发现的构造进行快速开发,实现油气回收,同时考虑项目工期、成本和可操作性要求,以及自升式可移动钻井船水平位移大等难点,首次提出了“刚性立管+软管膨胀弯”的混合海管登平台方案,计算分析了其可行性,并与传统的“动态软管”、“刚性立管膨胀弯”和“软管穿护管”海管登平台等方案进行优缺点对比。该混合海管登平台方案不仅解决钻井船大位移技术挑战,而且利于国内采办,为今后类似边小油气田快速开发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