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84篇 |
免费 | 12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64篇 |
综合类 | 690篇 |
水路运输 | 365篇 |
铁路运输 | 465篇 |
综合运输 | 2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115篇 |
2013年 | 79篇 |
2012年 | 196篇 |
2011年 | 174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104篇 |
2008年 | 120篇 |
2007年 | 129篇 |
2006年 | 130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P21~(waf1/cip1)和P5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P2 1waf1/cip1和P5 3基因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 15例慢性子宫颈炎和 47例子宫颈癌P2 1waf1/cip1和P5 3的表达情况。结果 P5 3蛋白在慢性子宫颈炎中阳性表达率为 0 ,子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38 3%,其P5 3蛋白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2 1waf1/cip1在慢性子宫颈炎中阳性表达率为 86 7%,子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5 7 5 %,其阳性表达率降低与肿瘤发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结论 在子宫颈癌中P2 1waf1/cip1可通过P5 3依赖及非P5 3依赖两种途径表达。 相似文献
992.
一种计算网络两点间最小路集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网络联络矩阵,提出一种计算网络两点间最小路集的方法,并给出严格的证明。该方法把网络的广义联络矩阵划去输入节点对应的列和输出节点对应的行后,将网络分析中路的计算转化为矩阵行列式的运算。适用于任何有向、无向和混合网络。 相似文献
993.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2005,17(2)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Ginsenoside Rg-1 and Gastrodine on rats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AD). Methods Aggregated β-Amyloid peptide (25-35) was injected into the lateral ventricle of rats to establish AD models. Ginsenoside Rg-1, Gastrodine and Ginsenoside Rg-1+Gastrodine were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into rats of each test group(Ginsenoside Rg-1∶10mg/kg·day; Gastrodine 100mg/kg·day) for 4 weeks, the rats of control group received equal volume of saline. Passive avoidance task and Morris maze test were done to assess the abilit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The content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malondiadehyde (MDA), total-antioxidative capability (T-AOC), 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 (ChAT)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in brain tissue were measured. Results Ginsenoside Rg-1 and Gastrodin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learning and memory deficits in the rats with AD induced by β-Amyloid peptide (25-35) (P<0.05). Ginsenoside Rg-1+Gastrodine group were better than Ginsenoside Rg-1 group and Gastrodine group (P<0.05). Ginsenoside Rg-1 reduced the increase of SOD, MDA, but inhibited the decrease of T-AOC, AchE and ChAT; Gastrodine reduced the increase of SOD, MDA, while inhibited the decrease of T-AOC. Gastrodine could also prevent the activity of ChAT and AchE decline in AD rats. Conclusion Both Ginsenoside Rg-1 and Gastrodine have therapeutic effects on rats with AD; Ginsenoside Rg-1 and Gastrodine injection at the same time were better than only using one of them. Their mechanisms might different. Ginsenoside Rg-1 can not only inhibit peroxidation but also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AchE and ChAT in brain tissue, while Gastrodine can inhibit peroxidation only, but it can't prevent the decline of ChAT and AchE activity in AD rats. 相似文献
994.
徐克圣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2,23(1):31-33
编写计算机软件,生成非对称齿轮齿根过渡曲线,指出齿形非工作侧产生根切的原因,根据齿根过渡曲线,给出非对称齿轮齿根应力计算公式以便校核齿轮强度。 相似文献
995.
分析了渐开线齿轮轮齿表面在干摩擦或润滑不良情况下的质量磨损及线磨损规律;用一对圆盘滚子试件在JP-DB1500型实验机上模拟一对齿轮啮合规律,这是通过把试验机中一对偏心挂轮的运转规律传动到试件上实现的。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了45~#钢在不同热处理情况下,润滑良好时质量磨损量随载荷、磨粒变化的规律,以及齿轮轮齿表面线磨损量随载荷、磨粒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6.
连续刚构桥箱梁腹板开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孙东方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6,14(1):68-70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开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针对东明黄河大桥主桥箱梁腹板开裂问题进行了桥梁检测,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平面杆系模型验算,对箱粱腹板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7.
萘丁美酮在混合反流模型干预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萘丁美酮在混合反流模型干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反流模型组(Y组,46只)、萘丁美酮组(R组,46只)和正常对照组(C组,8只)。分别观察Y组、R组术后5、17、28、40周及C组40周时食管黏膜的病理改变,检测环氧合酶-2(COX-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D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R组不同时段的损伤积分和Barrett食管(BE)的发生率均低于Y组。②Y组COX-2、PCNA及CD1从正常→反流性食管炎(RE)→BE→食管腺癌(EAC)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程度逐渐增强。③R组不同时段COX-2、PCNA、CD1的表达均低于Y组,且COX-2表达程度和阳性表达率与Y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40周PCNA的表达程度及阳性表达率与Y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X-2、PCNA和CD1基因的高表达参与了从RE→BE→EAC的发展过程,是BE、EAC发生、发展的早期分子事件。萘丁美酮可影响COX-2、PCNA和CD1的表达,减轻炎症的程度并减缓病程的进展,降低BE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抑制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胰岛素和尿酸的培养条件下猪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LLC-PK1)血红素氧合酶(HO-1)活性的改变,以探讨代谢相关因素在细胞水平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LLC-PK1为研究对象,观察葡萄糖浓度为5、10、22、33 mmol/L,胰岛素浓度为0、10-9、10-8、10-7mol/L,尿酸浓度为0、0.1、0.2、0.4 mmol/L培养48 h条件下,LLC-PK1细胞HO-1活性的改变。结果0.1 mmol/L0、.2 mmol/L和0.4 mmol/L尿酸刺激48 h后,LLC-PK1的HO-1活性增加,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而上述浓度的葡萄糖和胰岛素刺激48 h对LLC-PK1的HO-1活性无影响。结论一定浓度的尿酸可使LLC-PK1的HO-1活性升高,提示尿酸在细胞水平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9.
高能冲击波致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高能冲击波致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 15只家兔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 ,观察ESWL前后不同时间血和肾组织匀浆中内皮素 1(ET 1)、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变化及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ESWL后血和肾组织匀浆中ET 1、MDA显著性升高 (P <0 .0 5 ) ,升高持续 1周。而血浆和肾组织匀浆中SOD显著性降低 (P <0 .0 5 )。病理检查出现不同程度肾损伤。结论 高能冲击波致肾脏损伤与自由基形成、内皮素升高引起肾血流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狼疮性肾炎肾活检组织中PCNA与Bcl-2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狼疮性肾炎 (lupusnephritis ,LN)肾组织内凋亡调控基因Bcl 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 ,探讨凋亡在L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PS(enhancedlabelled polymersystem)检测 2 9例LN肾穿刺活检组织PCNA和Bcl 2的表达 ,并与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N组肾小球内PCNA阳性细胞数与正常对照组肾组织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LN组肾小球内Bcl 2阳性表达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阳性表达细胞见于系膜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细胞性新月体内。LN组肾小球Bcl 2阳性细胞数与PCNA阳性细胞数、肾小球细胞总数有显著正性线性相关 (r =0 .70 1.P <0 .0 1;r =0 .5 5 0 ,P <0 .0 1)。结论 LN肾组织肾小球内细胞高增殖和Bcl 2高表达 ,提示细胞增殖与凋亡调控异常均参与了LN肾小球的增生性病变 相似文献